.

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诠释担当施秉县

黄忠荣同志系施秉县智力支边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年以来一直驻城关镇白塘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结对帮扶工作期间,该同志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扎实搞好结对帮扶工作。

黄忠荣(左二)

黄忠荣同志原任施秉县史志办公室副主任,年1月调县政协,任县智力支边办公室主任,调到县政协工作后,第一时间加入了单位志愿服务队,并把自己的网名改为“萤火虫”,寓意自己虽然微弱如萤火,但总能照亮别人。到单位不久,领导找他谈话,拟选派他到城关镇白塘村作为驻村干部开展帮扶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接受组织的安排,不讲条件地开始了他的帮扶工作。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到村工作后,黄忠荣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个人申请,村组干部初选,“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走访核实,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镇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对症下药,确保帮扶实效

为改善村两委办办公条件,他及时将白塘村的情况向县政协领导汇报,得到了县政协领导的支持,县政协为该村购买了2台价值元的电脑,改善了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同时县政协还帮扶该村元资金,解决了该村办公经费不足问题。

帮扶贫困户是黄忠荣同志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村工作了,他积极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急贫困户之所急,想贫困户之所想,帮助贫困拟定发展计划,积极协调资金帮助贫困户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生产,使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潘家盛是白塘村黄金屯组贫困户,家庭人口4人,其小儿子潘宗吉患地中海贫血病,为给儿子治病,家庭欠下了很多外债,了解这一情况后,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他想到要号召政协委员给他家捐款,当他把这一想法向县政协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县政协领导的支持,于是他草拟了倡议书,以县政协名义发出倡议,号召县政协委员给他家捐款,共筹集到捐款2万元,当县政协领导将2万元捐款送到潘家盛家中时,潘家盛爱人激动得流下眼泪,泣不成声地说:“感谢政协帮助、感谢好心人的帮助”。为了帮助他家发展生产,黄忠荣还协调了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帮助他家新修圈舍发展养殖业,并争取到旅游部门的支持,解决了10头仔猪,目前他家通过养殖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脱贫。

年10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该村大坪组肖坤银家房屋烧过精光。肖坤银家是该村的贫困户,因残疾致贫,妻子是聋哑人,不能照顾孩子。肖坤银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附近干点零活,加上他的头脑也不太灵光,因此,每年除了种地的收入外,只有来元的零工收入补贴家用,一家四口生活非常拮据。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更是使他家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得之这一情况后,黄忠荣同志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向县政协领导汇报,县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当时的彭黔英主席及时召集城关镇、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肖坤银家慰问,并协调民政、保险、危改方面的资金为他家解决住房问题。不到1个月时间他家就利用得到的各种资金到牛大场购买了一栋木房并安装好入住。当了解到肖坤银想养猪时,又协调了2万元扶贫资金帮助他家修圈发展生猪生产,现在他家每年都养猪6头以上,通过发展养殖业,他家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三、思想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白塘村白塘组邓德平贫困户今年35岁,从小身患轻度残疾,妻子因不堪忍受家庭的贫困悄然离去而去,让他陷入了痛苦和失望之中。扶贫先扶志,黄忠荣同志多次到他家中,和他交心谈心,耐心细致的做他思想工作,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在得知他有发展种植业的想法后,帮助他制定了一个长短结合的种植产业发展脱贫计划。年先争取元帮扶资金帮助他建了近10亩果园,目前果园里的桃树已经挂果,丰收在望。年又帮助他协调了5万元“特惠贷”资金和元扶贫资金,承包了13亩土地,搭建14个大棚,发展“短平快”项目——种植西瓜。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种植经验,黄忠荣同志担心他缺乏技术,如果种植失败会严重挫伤和打击他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于是主动到农业部门请来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对他进行培训和指导。今年光西瓜一项他将增收1万余元。如今,经过村里一位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他重新娶了一位老实、善良的妻子。

邓德海在白塘群众眼里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贫困户,找一个吃一个,家庭一贫如洗,住房破旧不堪,可以说是整个白塘村最破旧的房子,妻子很多年前也离他而去。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为帮助邓德海树立脱贫信心,黄忠荣同志多次找他谈心,让他彻底摆脱“游手好闲”的思想,树立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脱贫的信心,他想发展养殖业,但拿不出资金来修圈,黄忠荣又到村,到信用社协调,帮助他贷了5万元“特惠贷”,修了12间猪圈,购买了10多头生猪进行养殖。生产走上正轨后,黄忠荣同志又帮助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年底,他的新房已经落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邓德海感慨万分,声称如果不是得到帮扶干部的帮助,他永远也不会有这一天。看到他的变化,黄忠荣同志又争取了价值元的中药材天冬种子给他种植。

帮扶贫困户是黄忠荣同志的使命,像潘家盛、肖坤银、邓德平、邓德海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黄忠荣同志共协调县政协等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帮扶白塘村资金物资折款近20万元,帮助1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改善贫困户的基础设施条件,使8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除帮扶贫困户外,黄忠荣同志还热心村里的各项事业,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在年的一次参加村里的农村清洁风暴活动中摔伤左手,但他不向单位报告,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伤好后又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冲在“抗疫”第一线,把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在白塘村开展“抗疫”防控战,召集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志愿者成立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先锋队,带头参加设卡、劝阻外来人员、走村窜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群防群控工作,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黄忠荣同志热爱扶贫工作,关心贫困群众,他说:自己首先是一名党员,其次也是一名志愿者,党把这一项光荣的任务交给我,再大的困难我都必须去克服,加上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相信我这把硬骨头是不会被压垮的,全县还有几千上万的帮扶者,他们做得比我还更好,我只是尽到我自己的一份责任而已。

文 舒忠义 图 磨桂宾

编 辑 潘成婷

编 审 张 辉

核 发 向天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