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石阡美若仙境,做梦都想去的最美旅

地质基础!佛顶山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位于贵州东部十分醒目的华夏系断裂构造带上。区内出露地层为晚元古宇下江群浅变质岩,自下而上分为番召组及清水江组。番召组为浅灰至深灰色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夹板岩、浅灰至深灰色板岩、千枚岩夹少量变质砂岩、变质凝灰岩等,地层总厚m。清水江组岩性主要为浅灰、灰绿及深灰色变余凝灰岩、变质粉砂岩及板岩等,厚度大于m。佛顶山区内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和密集的节理。本区主体由佛顶山背斜控制,轴向北东,轴长十余公里。西翼岩层产状平缓9°~30°,东翼较陡7°~50°。其北西、南东侧有两条北东向区域性光滑断层通过。佛顶山西北为红石枢纽断层,正断层,走向北东,断层面在区内倾向北西,倾角80°左右,区内约15km,断距~m,形成于雪峰期。佛顶山东南为石阡枢纽断层,正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70°左右,断裂破碎带宽20~m,区内长约15km,形成于燕山期。佛顶山即是这两条大断层的上盘部分,为正断层组合构造地貌类型——地垒。除上述两条断层之外,以节理最为发育。有2~3组节理,一般宽度0.1~5cm,密度为1~10条/m,倾角45°~90°。大型节理与溪沟的走向发育状况一致。节理组把岩石割得非常破碎,状式“豆腐块”。地貌佛顶山为一沿北东南西向延伸的高大脊状山岭,是夹持于北东向断裂带间的一个巨大构造透镜体组成的地垒式山地,沿着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与其北东面的梵净山及南西面的朱家山一脉相承。山脊呈北东南西向,长约35km,主峰位于中段,最高海拔.3m,向北东及南西两侧地势迅速降低。山脉北西侧为甘溪断裂谷地,南东侧为马溪断裂谷地,其最低海拔分别为m、m。断裂外侧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其岩性以碳酸盐岩(白云岩)为主,多形成海拔m以下的岩溶峰丛地形。从区域性总的地形地貌特征上看,佛顶山为一耸立于广大岩溶低丘陵之上的高大山体,气势雄伟。高大地垒式山体及其北西、南东两侧的断裂谷地,控制着区内河流水系的发育分布,呈现出以佛顶山为中心,向北东及南西分流的水系格局。佛顶山北东段北西侧有甘溪河,南东侧有包溪河,同属乌江支流龙川河的上游及河源地带;南西段南东侧有满溪河(马溪河),北西侧有大龙河,同属乌江支流余庆河的上游及河源地带。这些河流均属山区雨源性河流,其水文动态季节性变化甚大;但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的基流量主要靠区内森林山地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枯季流量反而比较稳定。因此佛顶山森林生态系统对于河源水涵养至关重要。本区地貌受到地层岩性控制主要有山地地貌、河谷地貌和动力地貌类型。A、山地地貌佛顶山是在地垒式构造大幅度抬升的基础上受流水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塑造而成,其地貌形态成因类型为典型的构造侵蚀山地。整个山体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高大而完整。佛顶山主峰海拔.3m,山下河谷地带~m,佛顶山山体相对高差达~m。因山体北西及南东两侧的山麓地带为断裂谷地所限,山体的基座窄,其宽约8km,至海拔m处的山体宽仅~m,而至海拔1m以上的山脊一般宽仅数米,最窄处只有2~3m,呈现极为典型的刃状或鱼脊峰状的山地景观。高大山体如此单薄,且主脊主峰如此狭窄的山地景观,在贵州诸多相对高差大于m的山体中极为少见,与同属浅变质岩区的梵净山和雷公山的山体景观形成鲜明对照。石门佛顶山山体西北坡长而缓,东南坡短而陡。西北段从甘溪河谷至海拔m,一般坡度30°~40°;从海拔m到山顶,坡度增大到50°~60°,西北坡从甘溪河谷至山顶发育形成四级剥夷面及剥蚀台地,其海拔分别为~1m,~m,~1m,~m。东南坡从施秉县马溪河谷至山顶,山坡比较平直而少坡折,一般坡度35°~45°。佛顶山西北坡沟谷较长且发育比较稀疏,呈北西向平行排列并具有等间距分布的特征。东坡沟谷较短,且发育比较密集。从总体上看,佛顶山由次级沟谷形成的放射状水系十分明显。B、河谷地貌佛顶山西北山麓的甘溪河及东南山麓的包溪河,均为沿北东向断裂形成的断裂谷,谷地多较开阔平坦,河谷盆地十分发育呈串珠状分布,是佛顶山下水丰土肥的良好农耕场所。甘溪河谷底海拔~m。河谷形态不对称,西北岸低矮,主要由震旦系及寒武系碳酸盐岩组成;东南岩高陡,出露地层全为下江群浅变质千重瀑岩。从甘溪至扶堰长约12km的河段内,落差约m,比降10/,河谷多较宽阔平坦,其间发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河谷盆地。包溪河谷从平头坝至尧上各段海拔~m全部切割于浅变质岩石之中,河谷形态自尧上以上为峡谷;尧上以下至平头坝为箱型谷,河谷宽坦且多连接而成规模较大的河谷盆地,河流水势平隐,坡降仅为3.8/。甘溪、包溪这两条河谷都是佛顶山内残坡积土石向山外冲刷首当其冲的停留场所,因而谷地中砂砾石层覆盖广而深厚。从佛顶山呈放射状分流而下的众多支流大都比较短小,其长度4~6km。支流切割深度自下游向上源迅速减小,一般下游切割深~m,沟谷形态多为十分狭窄的峡谷及嶂谷。佛顶山区这些支流的纵剖面形态特征,是山地流水地貌侵蚀切割能力极强的表现,也是山地斜坡上大量残坡积松散土石向山下运移的重要通道,为山洪泥流等动力地貌的发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C、动力地貌佛顶山区植被破坏与动力地貌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西北坡不少地段森林植被保存较差,因而这里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动力地貌现象屡有所见,并形成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崩塌及滑坡现象多。佛顶山高大的山体及浅变质岩极易风化剥蚀的岩石特性,本身就是一个极易产生崩塌、滑坡的温床,在佛顶山西北坡的山麓及斜坡地带,由于不少地方原生性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斜坡上发育深厚的残坡积松散物质因失去了森林植被的保护而稳定性大为降低,导致崩塌、滑坡发育,特别是在深切割的峡谷谷坡上,这类动力地貌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山洪泥石流危害严重。佛顶山西北坡若干地段森林植被的破坏,高大山地斜坡上发育深厚的残坡积岩屑年复一年地向下滑移,崩塌、滑坡发育的频度及强度连年增大,对山下河谷地区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由山洪泥形成的锥状堆积物,在佛顶山西北坡的众多支流及沟谷口都可见到,只是其规模大小和造成的灾害损失有所不同而已佛顶山的水!佛顶山区出露的晚元古宇浅变质岩,经受多次构造运动而轻度变质,首先其岩石坚硬而易脆裂的力学特性,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极易形成大量的破裂结构面,其次,晚近以来又受新构造应力的强烈叠加,使岩石中断裂隙发育且开启程度好,再次,浅变质岩石中含大量的变质矿物,暴露于地表极易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因此,浅变质岩构造—风化裂隙十分发育,加之发育深厚的残坡积物形成了佛顶山独特的水文地质环境。佛顶山含水岩石划分为松散岩土孔隙水及构造—风化网状裂隙水两种含水类型。松散岩土孔隙水岩石广泛分布于山顶、山脊、山地剥夷面、山地斜坡及山麓地带,一般均大于2m。构造—风化网状裂隙水岩石含水带的发育深度一般为30~40m,在此以下的新鲜基岩则含水十分微弱,为浅层地下水的隔水底板。地下水在岩石裂隙中的贮存、富集及空间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关系密切。佛顶山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在海拔较高地带,大气凝结水也有重要补给作用,尤其是在林区更为明显。山地斜坡上部及其上发育的深厚残坡积堆积物和森林植被使降水有效补给地下水,形成地下径流,其径流条件是以地表水文网为中心的、规模不等的若干地下径流地下水排泄方式,即以密集的溪涧流水排泄方式,缓慢地排泄着地下水,形成密集的地表水网,使溪水常年不断。佛顶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了该区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及HCO3·SO4—Ca型水,水的矿化度和硬度极低,总硬度(以CaCO3计)24.14~58.34mg/L,属极软水。pH为7.2~7.8,属中偏碱性水。根据区域水化学资料对比,佛顶山与梵净山、雷公山及朱家山浅变质岩的水化学性质十分相近,是生活饮用及保健饮料制品良好的来源,具有重要的商业开发价值。旅游佛顶山自然保护区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线上的重要地段,尤其与舞阳河旅游线路有较强的互补性。佛顶山区以森林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佛顶山由于垂直高差达m以上,山地景观具有拔地冲天的高峻形象,山体主脉脊薄如刃绵延十余公里,悬崖绝壁连绵不断,高旷山地斜坡上层状地貌发育,具有一层地貌一重天之大山神韵;佛顶山自然景观之美源于水,其两侧的甘溪河和包溪河,河谷宽阔平坦,其间清流萦回曲折,田园村寨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怡人,源于大山森林深处的条条溪流,河谷狭窄深遂,瀑布跌水川流不息,散发出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最美的是佛顶山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和千姿百态而又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世居在佛顶山的村民,多为仡佬族和侗族,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浓郁,而民居民宅极富山村特色。6年开始运营的尧上少数民族文化村初见成效,从6年10月开业至7年5月31日期间,已接待游客逾00人次。佛顶山是红色旅游区之一,有著名的甘溪战役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碑,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景点。历史上佛顶山就是黔东佛教名山,现在还保存着金顶、金银寺、阿弥陀佛等佛教遗址,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如稍加恢复和修建,是好的旅游景点。总之,佛顶山及周边地区是黔东旅游线的重要景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将舞阳河风景区、石阡温泉风景区紧密相连,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极具潜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