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时节,抓好农村春耕生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是时不我待的紧急任务和社会正常运转的现实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是当前特殊背景下的新考验,甘溪乡将举全乡之力,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打好经济基础。
结合实际,引导备耕。结合低效作物调整工作要求与特殊时段现状,由乡农服中心专业技术员与乡、村干部包组网格员负责引导农户调优农作物结构,以“快熟”农产品为择优备耕品种,保障好疫情期群众生产生活供应需求。
抢夺时机,选项复耕。 聚焦经济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烤烟种植和林下经济产业魔芋种植为第一批复耕产业。烤烟作为甘溪乡重要的经济作物,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正值春耕之际“抓早动快谋发展”是烤烟种植专业的当务之急。
精细规划,错时务耕。疫情特殊期为避免影响疫情防控,细化复工管理。对乡内春耕备耕农户进行摸排和分类指导,引导农户有序错开时间段务工、务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指导农户做好出门的自我防护。各村、组(寨)疫情卡点为统一管控监制点,根据出入禁限制度,跟踪好务工、务农人员动态。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敢出去,天天在家坐着,来基地务工平均每天有多块钱,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在基地务工的龙塘河组组民谭老羊说。
据介绍,该乡魔芋种植产业园是以“公司(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产品有销售渠道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项目。年计划种烟亩,预计收烟60万担,产值收入可达万元左右。
“乡党委政府一定要坚定树立好发展魔芋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依托龙头公司的带动,种植好林下魔芋,为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施秉县委书记来调研时说道。
据悉,自2月7日,该乡魔芋基地正式开工,务工人员均为乡内群众,往常基地务工人数每天在50-60人之间,疫情特殊期,基地复工挖机3台,务工人员10余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化勇
通讯员舒 英
编辑 潘成婷
编审 向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