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菜、除黄叶、挑选、担菜、过称、上车、堆码......1月28日,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马号镇老县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丰收的喜悦绽放在村民们的脸上。
“今天,宏亚生态公司来收购我们今年熟了的第一批白菜,运到贵阳去销售,每斤收购价0.5元,今天这一车要拉5吨。”老县村委会主任、施秉县和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禹安介绍。 将收获的白菜捆绑好后,然后进行称重,提起来放进箩筐中,再把箩筐台上货车,十几个村民忙在地里得不亦乐乎。
“我今天一大早就来这里干活了,一天可以挣块,在合作社务工离家近,不用出远门挣钱,方便我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父亲。”老县村贫困户龙成远对记者说,如今在合作社务工半年已久的他,已挣1万多元。 像龙成远一样到合作社务工的人不占少数。
记者了解到,老县村采取“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坝区蔬菜种植亩,分别种植白菜、莴笋、贡菜三种品种,与贵州宏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销售渠道有了保障,带动全镇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户)持续增收。坝区建设以来,共解决季节性用工余人次。
“近期,将有亩的白菜陆续成熟,亩产至斤,按照每斤5毛钱,亩产值能达元到元。”高禹安说。
通讯员黄俊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丽
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