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编辑部,打通地方媒体任督二脉澎

                            

云上编辑部

打通地方媒体“任督二脉”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魏宸骏颜志雄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冲击,面临生存困境。

不变,则被淘汰;

变,又该从何开始?

自上而下,人民日报提出了“中央厨房”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

自下而上,5月20日,12个省市的主流新媒体组成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

而更小的县级,也于7月21日在贵州日报的整合下建立了“云上编辑部”。

中央与地方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相互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的媒体全布局,实现媒体公信力再造。

01

不同于“中央厨房”谁有点子谁主导

“中央厨房”是全媒体新闻生产平台的指称,其特点是“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种分发”,改变了传统的单平台内容制作和输出的模式。

中央厨房的全媒体运作模式在理想概念中是为了降低媒介集团的新闻生产成本、打造全媒体运作和互补的新闻报道格局的同时,统一媒介集团的编辑理念和价值。

但是,在中央厨房实际的媒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无法常态化运行、与理想效果背道而驰,成本增加,同质化内容增多以及记者写作权力的让渡等挑战。

7月21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修文县融媒体中心、务川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从江县融媒体中心、榕江县融媒体中心、施秉县融媒体中心、荔波县融媒体中心、龙里县融媒体中心等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贵州首个融媒体云上编辑部。作为首批入驻单位,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连同天眼新闻客户端、当代先锋网发布首期《贵州融媒体云周刊》。

贵州融媒体云上编辑部系贵州首个以“云编辑”为理念组建的媒体团队,入驻的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在云上编辑部内实现“共建、共享、共融、共赢”。编辑部采用新闻众筹的方式,即各成员单位可随时启动联动策划,利用“云会议”等形式组织“头脑风暴”,谁提出策划谁就成为传播的主导者,实现创意的交融与提升。

中央厨房由中央统筹,但实际上无法带动庞大的媒体机器。自中央厨房建立以来,所运行的次数并不多。而大锅饭式的运营所用到的人力物力巨大,但效果甚微,雷声大雨点小。

中央一声令下,各单位按部就班的运行。有人钻空子,能得到同等报酬;有人想采写出大新闻,却要将好不容易采编到的素材递交上去,新闻理想之火被无情扑灭了。

中央厨房全媒体采编运行机制虽然有着看似合理的理想化优势,但在实践中屡屡受挫,让人不得不总结媒体融合教训,进行新一波探索。而探索何改革从未停止。

贵州云上编辑部走与中央厨房背道而驰,这条路反而走的更活。这条思路属于媒介集团内部整合资源的运作模式,将更多的话语权让渡给地方。

谁提出点子,谁就可以主导选题策划,谁就可以有更多展示的机会。统一主题,共推热词,共建热话,将精彩产品同屏呈现。

进而倒逼合作的地方媒体不断提出新思路和新选题,增加媒体内容生产活力。

该云上编辑部与5月20日成立的区块链新闻编辑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更多的思维碰撞,在传播舞台上闪闪发光。

02

多地共话,碰撞更多发展机遇

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于5月20日在云端正式成立。

由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倡导筹备,由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江苏广播电视台荔枝新闻、重庆广电集团第一眼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极光新闻、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广西日报广西云、云南日报云报新闻等12个省市的主流新媒体作为首批媒体单位联合组建。

目前来看,现阶段区块链新闻编辑部的思维逻辑和组织方式上,可以发挥每个节点的积极性和比较优势,创造一种既民主化又集约化的合作模式。

简单讲就是集众人智慧、资源去做好一件事,这样时间资源成本就会大幅降低,通过渠道分包的方式,使新闻精品化,传播广泛化,得到更好的社会舆论反馈。

在版权保护方面,新技术的运用打造了一条攻防兼备的护城河。

“区块链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等手段,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把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收益进行分配,让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分享到后期产生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新闻作品版权被侵权的时候,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用最低成本进行追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联席秘书长尚堃说道。

运用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助力新闻生产者保护合法版权,也能助其创造商业价值。

一条新闻不是播出一次就没有价值了,当选题好,采访深入,是很会让其他媒体转载,这时新闻就产生了商业价值,无数媒体蜂拥转载,背后的商业价值是不可小觑的,这时候新闻作品版权就变得尤为重要。

以往侵权发生的原因在于追偿成本过高,现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取证、诉讼、判决各环节的成本,让维权更加便捷高效。

“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已经推出系列新媒体产品:一是“两会流媒体”网络杂志,每天一期,已推出9期,总阅读量超过万人次。

二是推出“我们一起拼”多省联动云直播三部曲:“疫往情深”“疫后重振”“一起小康”,首场直播在8个地方实现9路信号同屏,10位大咖云上互聊。三场直播点击人次超过1.1亿。

三是共建微博话题“我们一起拼”,66个原创参与账号,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超过万。

而在十几年前,英国BBC就已经进行了有关编辑部的改革。

BBC的“超级编辑部”成立(准确地说是重组)于年,它将旗下传统互不干涉的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三大部门整合成“多媒体新闻编辑部”和“多媒体节目部”即两大“超级编辑部”,新闻资源在部门中流动,得到了高效的循环利用。

BBC“超级编辑部”是一个可供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同时工作的大平台。

这是他们打造的“唯一的、统一的、多媒体的新闻编辑部”,促进新闻团队内部的资源共享,打破了部门间的界限,改变了不同团队各自为政的局面。

在这种硬件设施的便利条件下,每条新闻的共享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以往,省市区县媒体都是各自为政,做到守土有责皆可坐海观云,可时不我待,随着5G传播、AI人工智能、异地全息投影等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提升,媒体间“跨越山河大海、击破时空障碍”的云端大型联合报道变得尤为重要。

贵州云上编辑部和区块链新闻编辑部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整合地方资源,贡献地方智慧,促进传统媒体转型,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具体操作时,所有成员单位抱团联合策划,通过云连线的方式召开云端策划会,成员单位代表每天进行头脑风暴,一起想点子、做产品、做宣推,打造爆款新闻。

现在信息如洪水,如何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将精彩值得看传播给受众,精品新闻的策划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不仅是各个媒体赖以生存的流量,而且也是主流媒体形成舆论矩阵的重要手段。

不断创新形式,打造优质内容。推陈出新,用好脚下“四力”,创作精品时代新闻这样才能更加契合受众需求。

03

技术革新,媒体融合“云”传播

1

报道方式上升级

湖北广电探索构建“一线尖兵团+云连线记者团+大屏编辑组+新媒体原创团队”的云采访全链条生产机制,5名赴京记者担当“尖兵团”,每人在武汉都配有固定团队,形成前方调度后方、后方支持前方的配合打法进行报道。

2

操作系统上升级

湖北广电也向前一步,启用索贝LIVEHAND系统,可接入16~20路直播信号。在现有索贝播出系统的基础上,他们又开发出新的云直播、云录制、云制作功能,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实现两会代表委员的实时多人远程采访、直播切换、前后场互动、素材远程回传。

3

素材回传上升级

长江云融媒体云平台现场新闻生产系统对传统摄像机拍摄技术进行“互联网+”式的革新升级,实现了新闻素材实时回传、云端在线编辑、新闻直播连线及内容快速发布等功能。

记者在现场拍摄的同时,可以实时完成低码率版本回传,并通过云端低码率编辑,实现所需素材原始码率版本的回传——这相当于把直播车背在身上。

4

叙事方式上升级

年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之际,网易原创团队推出VR故事《不要惊慌,没有辐射》。

5月3日,封面传媒联合暴风魔镜集团打造VR资讯平台,并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打造“VR新闻实验室”。

通过“VR+新闻”,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快速而多向度的技术创新与运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当AI、VR、AR、4K、5G、物联网、区块链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时候,技术贯通生活乃至思维的程度,远胜以往。

一些新的报道方法,催生的一些新技术。

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在未来将重塑报道流程,改变节目样态。在疫情过去后,这些仍然会有广大舞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也会走得更快、更远。

04

云上编辑是地方媒体融合的答案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了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布了首期《贵州融媒体云周刊》,里面分别刊登了这8个县的一篇文章,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