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唯一的施洞独木龙舟节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1.html

中国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地都有划龙舟的习俗。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台江县施洞独木龙舟节,则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举行。当地人传说,这是起源于苗族古代一位老人因为其孙子被恶龙掳去杀害而擒杀恶龙的故事。

据传说,“恶龙”被杀死之后,各寨纷纷来分食“龙肉”。龙托梦给老人,希望大家制舟成龙形、每年划龙舟纪念,他并承诺保佑大家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是苗族社会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期盼。老人答应了他。大家根据所分食的龙肉的部位(龙头、龙身、龙尾等)来确定各村寨龙舟竞渡活动举办的时间顺序。起止时间确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农历5月25日在台江县施洞镇的塘坝村,26日在台江县老屯乡的长滩村,27日在施洞镇的芳寨村。其中,以农历5月25日在塘坝村的龙舟赛最为热闹。

年,苗族姊妹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木龙舟文化主要分布于清水江及其支流巴拉河沿岸的五十多个苗族村寨,这一带被学者称为“独木龙舟文化圈”。巴拉河村正好位于支流巴拉河汇入干流清水江的交汇处。距离巴拉河村四五公里的施洞镇则是独木龙舟文化的中心。据清光绪《苗疆闻见录稿》曰:“其舟以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台江、施秉当时隶属镇远府。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载:“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苗族独木龙舟,由中间一条母舟、两侧两条略小的子舟拼接而成,不可分割,传统上均用整木凿空而成。

整个划龙舟的队伍除了组织者之外,必须包括1名鼓头、1名锣手、1名撑篙人、1名艄公、30多名桡手。鼓头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充任,锣手则由一名10岁左右的儿童担任。桡手由村里的青壮男人组成。均着传统民族服装,鼓头着装奇特,手提一面鼓坐在舟的最前面,背靠龙头,面向锣手和桡手。鼓头、锣手,一老一少,以鼓锣号令全队。艄公站在母舟的尾部,负责掌握龙舟的方向。桡手分成两排站立在两只子舟上,他们是决定龙舟比赛胜负的关键力量。

除了这些以外,船头一般还有一名撑篙人,负责龙舟到岸后的停靠,比赛时则负责鸣放铳炮,制造声势;一名理事,专门负责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并向大家公布。

龙舟出征之际,沿途亲友们纷纷鸣炮迎接,献挂锦旗,献赠鸭鹅、甚至肥猪,以示良好祝愿,除了龙舟竞渡的激烈、荣誉以外,各条龙舟所获礼物之多寡,也是各队竞争和显示的重要内容。比赛时,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各队的亲友们,包括各寨妇女均盛装出场,沿江观看,为水手勇士们喝彩,为自己的队伍加油。

竞渡结束之后,大家就地围着龙舟分享随龙舟带来的糯米饭、大块肉和糯米酒,被称为“吃龙肉”,女人们则即兴起舞,大家一直欢度到黄昏才唱着欢快的歌儿各自划船回家。

然后,各村各寨选定黄道吉日,杀猪宰牛,邀请送了礼物的全部村民成员的“姑妈”(就是以姑妈为主体的所有亲戚朋友)一起回娘家举行正式的“吃龙肉”活动,全体聚餐、联欢。

独木龙舟是苗族文化的骄傲,无论是双排站立划桡的姿势和装束,还是采木、凿舟,乃至下水、竞渡、接龙、食龙,其相关的仪规、禁忌和传说,无不显示出古老而浓郁的苗族文化气息,实属中华大地绝无仅有。龙舟节活动对于该文化圈苗族民众的民族认同和凝聚、社会稳定和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图文/张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