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非遗传承人杨金秋

本文转自:贵阳晚报

  

  走进贵州美术馆,馆内人头攒动,“纸间流淌的故事——贵州苗族妇女剪纸艺术展”正在这里进行。一位身着苗族盛装的老师一边唱着苗族古老的歌谣,一边向观众阐释着身旁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位老师就是黎平县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秋,此时的她正在展览现场进行活态展演,通过和观展人的互动,现场教学让更多人了解精美的苗族剪纸。

  本次展览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31日,所展出的剪纸作品共计37件,这些作品出自剑河县苗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姜文英、施秉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老英和黎平县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秋之手。

  独具魅力的苗族剪纸

  

  苗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苗族古歌》中提到,苗族古代先民在迁徙时“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剪花就是剪纸。苗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迁徙中,始终传承着剪纸艺术和刺绣艺术,并且在大西南定居后也一直坚守着。

  苗族妇女是剪纸艺术的作者,她们把剪纸艺术作为刺绣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刺绣艺术纹样的设计,首先要在纸上创作出纹样,然后用剪刀剪成纸样,把纸样钉在布上,再依照纹样用彩色丝线绣成色彩斑斓的刺绣艺术作品。

  “杨老师属于无稿盲剪。一片香樟树叶在她手里没一会儿就被剪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形虾纹样。”现场观众拿着杨老师的“作品”向记者展示道。

  苗族剪纸分有稿画剪和无稿盲剪,其中盲剪的难度非常大。盲剪需要作者对不同纸张大小进行镂空式设想,在剪刀与纸张碰撞之间预先构思设计好每一处空与留的缝隙,是让线条与美并存的高难度创作。

  年,苗族剪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苗族剪纸除了在当地不断满足传统技艺的需求而得以传承之外,在对外交流、非遗进校园、文创等过程中,其价值也得到空前拓展。

  

  杨金秋和剪纸的缘分

  

  杨金秋生于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镇中平村人,其所属苗族支系是由广西融水大苗山迁徙而来,家族中的女性普遍善于剪纸和刺绣,杨金秋已是该支系第十六代人。

  小时候,杨金秋的父亲经常给她唱苗族古歌、讲苗族的传说故事、民风习俗,不断给她解读地坪地区苗族剪纸中各种花草图案的文化内涵,甚至讲解剪纸图案中苗族古歌的图腾崇拜。

  “例如,在苗族我们称蝴蝶为‘蝴蝶妈妈’,我们服饰中的刺绣、剪纸、织锦及银饰中的蝴蝶纹就体现了苗族的图腾崇拜。”杨金秋说,根据苗族古歌记载:有一天,一阵大风将禾木树和枫树吹倒,这时枫树中飞出一只蝴蝶,生了十二个蛋,因蝴蝶不会孵蛋,这时由枫树枝丫变成一只鹡鹆鸟替蝴蝶孵十二个蛋,孵了十二年,才孵出了苗族始祖……

  “我从7岁开始跟父母学剪纸、织布、染布和刺绣,以前条件艰苦,最初没有剪刀也没有纸,我就去找叶子用手撕,撕着撕着一个图案就出来了。下雨天,我就用木棍在泥巴地里画图案……”杨金秋拿起一片剪出了纹样的香樟树叶说道。

  耳濡目染、不断练习再加上天赋,成年后的杨金秋剪纸技艺日臻成熟,图案不仅自用,还给村中其他姐妹使用。长久以往,杨金秋手上的剪刀使得游刃有余,自由自在游走于纸间。花草鱼虫、日常生活的农耕劳作、节日习俗……美好的世间万物都是杨金秋创作的来源。

  

  为保护苗绣奔走在乡野

  

  年前后,杨金秋生活的当地,大部分年轻人奔赴外省打工,对苗族文化甚少   “妈妈刚开始收集绣片的时候,家里一个月收入80元,但一张苗绣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元,很多时候妈妈都是东拼西凑才能买到一张。后来妈妈就和爸爸商量,把房子拿去抵押了四万元,专门去村子里收服装。”杨金秋的二女儿杨利春告诉记者。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收现金,需要把钱换成白银,再用白银去换衣服。卖家会用一个牛角称来称白银,以此来掂量可以换多少衣服。”那时的杨金秋经常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左边的篮子挑着二儿子杨利松,右边的篮子挑着大女儿杨芸,翻山越岭去收集苗绣。那时,村落规定不允许外村人留宿,换完绣片的杨金秋还得再挑着孩子和换到的绣片回到居住的村子。

  “在我印象里,妈妈买到珍贵的绣片就会收藏起来,如果有不合适的就会卖掉以此周转资金。”杨利春说。为了卖绣片,普通话并不好的杨金秋一个人去过北京、云南,也会顺带帮村里人一起出售他们的刺绣品、铜扣、铜片、银饰,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为了保护地坪苗族文化,我妈妈可以说是耗费了精力也欠了很多债。但是我们也都明白,如再没有人去做这个事的话,这个文化就真的断了。现在村子里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年轻人对传统的剪纸图样、绘画图样也   

  继续探索新的传承之路

  

  为了让本民族图案得以传承与保存,杨金秋及其子女在相关学者的协助下整理出版了《杨金秋剪纸》一书,书中不仅展示出年代久远的传统图腾故事,还收录了她创作的大量动物、人物、花卉、藤草组合等多种传统背带纹样,是一份珍贵的地坪苗族剪纸图像资料。

  杨金秋在精进自身技艺的同时,坚持向子女至亲传授苗族剪纸刺绣以及服装制作技艺。年,她带着女儿赴清华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为高校师生传习苗族剪纸技艺,还到多个学校讲解展示苗族文化和服饰艺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很多学生震惊于我妈妈的创造性,因为她既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剪纸表现出来,也可以用剪纸还原我们苗族的传统故事、歌谣。不管是大到2米的剪纸还是一片手指大小的树叶,都能在她手里‘变出’各种形状。”杨利春说道。

  年6月,杨金秋背着纸和剪刀来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我现场给他们表演了剪纸,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   采访最后,杨金秋说,这个展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她们还计划将苗族剪纸融入现代生活中去推广:“比如我们会把苗族纹样融入到服装里、杯垫上、也可以做商业设计等。我想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知道贵州有那么美丽的剪纸艺术。”杨金秋希望能通过展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苗族剪纸刺绣艺术,积极参与到传承和发展的工作中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