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减贫摘帽一线的报道村村飘玉带组组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3月3日,记者来到施秉县牛大场镇柳塘村,放眼望去,一条条公路蜿蜒曲折,车辆来来往往,进村入寨,“组组通”公路两旁果树苗木开始吐露嫩芽,村民们迎着春风开展春耕备耕。

但说起过去的柳塘村,村村寨寨的烂泥巴路可让群众吃过不少“苦头”,遇上雨季,泥泞的道路更是让人无处落脚,稍不注意就会摔跤。

“以前出趟门村民要走烂路、爬陡坡、钻森林、过水库,尤其娃娃们上学更是辛苦,也很危险。”柳塘村柿花坪组组长李长忠记忆犹新地介绍道,“现在柿花坪至柳塘公路修通了,进出家门太方便了。这次女儿出嫁办酒,亲朋好友车子就直接开到了家门口。”

山乡巨变,交通先行。“组组通”不仅带给柳塘村村民的是出行和生活上的便利,更带来了产业的新发展。

过去柳塘村虽然地宽土肥,但是劳力有限,路又不通,尽管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却是收效不大。现在不仅每个村民组都修通了硬化路,组与组之间也形成环线,车辆分分钟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和产业基地,群众生产时少了肩挑背驮,大大提高了效率。

“去年我们柳塘村种植太子参三千多亩,比上年多了一千余亩。另外还种植有精品水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柳塘村村主任陈正奎介绍说。

“以前,咱们这里因为不通路,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外面的信息也进不来,现在路终于修通了,我们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日可待。”陈正奎激动地说。

农村“组组通”公路建成后,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更有力促进农民群众的创业致富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大庆出门路难行,肩挑背驮累死人,龙滩河岸喊得应,上下半天费老神。”这是早年在施秉县白垛乡大庆村的一句顺口溜。

地处云台山黑冲景区的施秉县白垛乡大庆村,被龙滩河深达百米的峡谷把白垛与大庆分割在两端,没通公路前,贫瘠、闭塞、落后成了这片土地的印象与符号。

前几年大庆村修通公路后,去年又硬化了通组公路,风景秀丽的大庆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大庆村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建起了农家乐,当地村民吃起了“旅游饭”。

年近古稀的村民肖慈高高兴说道:“我家这两年新修了两栋砖楼房,添了四十多个床位,在春夏季经常接待游客,旺季的时候一天有三四千元,寨上不少人家也吃起旅游饭,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村民们现在住的砖楼房,喝的卫生水,走的硬化路,外出有车坐,门前可就业,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全靠党的政策好。”

公路通,百业兴。而今在大庆流传的顺口溜则变成了“有女要嫁大庆寨,生猪烤烟药材卖;接待游客挣外快,快活日子乐开怀”。

公路,意味着一种出行的便捷与远方的延伸,更包含有一种改变命运和造就希望。

截至年底,施秉县有条总共长达多公里的通组水泥路,像玉龙神奇般地盘旋在施秉县平方公里的大地上,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达到%,沿线受益群众5.8万人。

如今在施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渐渐成为历史,随着“组组通”公路建设的实施,愈发完善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正在深刻改变施秉山区农村碎片化的地理格局,将镶嵌在青山绿水的村寨穿点成线,歼灭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条条大道让广大农村群众奔向小康路、幸福路。

END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峰刘军

编审:杨勇

编辑:潘欣晨吴迪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