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先后派遣多名医疗专业人才前往施秉县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帮扶医生的到来,给该县带来了全新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弥补了该县急需的医疗卫生高层次技术人才空缺。
“东西部对口帮扶是惠民的国策,对我个人来说不单单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一名医生,有幸能够参与到援黔工作中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帮扶医生区锦辉说,既然来到这边,就一定要援到根上,要用全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为当地技术注入新鲜血液。
区锦辉在广东省医院从医11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麻醉技术从业经验和理论知识。年9月,他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号召,主动请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医院之后,区锦辉满腔热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医疗技术、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一心投入工作,他经常与同事们一道分析研究患者病例、交流探讨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技术,医院病历质量检查,为医院临床麻醉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时刻不忘自己身为医者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初心,常利用休息时间,给科里的医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知识讲解、临床带教、手术指导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科室医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使命,为医疗帮扶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书写着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美丽篇章。
“区医生来了之后对我们的帮助是挺大的,不管是从技术上、管理上,对病人的服务上,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医院超声引导麻醉技术科室业务能力建设、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新的成绩和突破。”医院麻醉科医师陶通州说。
“现在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比较好,我们重点是发展超声引导麻醉技术,因为这个在黔东南州里面缺少大量的开展,所以在这方面意义还是比较大的。作为一个麻醉医生,最大的责任就是在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更加的舒适,这需要我们麻醉医生不断提高技术。”区锦辉说。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随着多项超声麻醉技术的开展,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舒适的医疗体验,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更让一部分危重患者通过新的麻醉技术,实现快速康复。
作为支医人,区锦辉时刻谨记初心所指、使命所在,用真心和大爱架设友谊的桥梁,用实际行动履行支医职责使命,用无私奉献诠释大爱无疆精神,用点滴努力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让粤黔东西部协作之花常开不谢、永驻芳香。
通讯员杨旭杨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蒋明镏
编辑王小婷
二审何涛
三审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