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ykhongye.com/zzry/m/1502.html谷雨至,农事忙。眼下正值高粱移栽好时节,施秉县城关镇大塘村高粱种植户正抢抓农时移栽秧苗,起梗、挖窝、覆土、定苗……一幅春潮涌动、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村民查看高粱育苗情况。李秋红供图“我们要根据气候条件选用适应的品种,把小粒、瘪粒、病粒的种子挑出来,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在天气好时将种子晒2至3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至5厘米。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会延长。”技术人员正在对村民进行种植指导。近年来,大塘村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对辖区生产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适宜土地整合种植高粱,借助合作社及有关公司技术、销售渠道、资金等方面优势,提升土地亩产效益和经济收益,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正在移栽高粱。李秋红供图“今年育有幼苗5万多株,种植面积6亩多,移栽前要松好土壤、定好窝距、施足底肥,保证后期红高粱茎秆粗壮不上梢,穗头大,产量高。”村民周照德在自家土地里忙得热火朝天。高粱5个月后开始收成,企业保底收购销路不愁,每年能为家庭增加收入1.5万元。“红火高粱就是我们稳定增收的‘红宝石’。”周照德乐呵呵地说。近两年,高粱的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去年的收购价已经涨到了3.5元每斤。签订收购合同既保障种植的低风险、高收益,又有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服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让大家纷纷前来领取种子参与高粱种植。移栽完毕的高粱。李秋红供图“由村党支部的牵线搭桥,农户以每斤3.6元的价格与公司签订直销合同,收成后经过脱粒、晾晒,风干,亩收多斤干品,每亩收入元左右。既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能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积极性。”驻村第一书记田健说道。据了解,大塘村始终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更是把高粱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将春耕生产落实到村,通过走村入户、院坝会等方式,鼓励村民共同参与订单高粱种植,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李秋红 杨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卢思露编辑王小婷二审何涛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