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秉县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特色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杨柳塘镇中心小学,远远就听到该小学乡村少年宫里传来一阵阵节奏感十足的响声,学生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认真练习板凳舞,他们在为17日参加全州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演作准备。
一次次的锻炼和展示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逐步敢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慢慢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让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得于巩固和传承。
“我们在课余时间会参加一些唱歌和跳舞活动,比如芦笙舞和竹竿舞、还有板凳舞,也会举行一些刺绣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使我们变得快乐。”该小学学生杨洁说。
近年来,杨柳塘镇中心小学把苗文、刻道文化、板凳舞等引进校园,并依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社团,指导学生学习传承,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学校一大亮点和特色。
“学校一直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不管是在校园文化设计方面,还是在校本课程设计和活动开展方面,都以杨柳塘镇本土文化作为主线,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苗族芦笙舞、板凳舞、苗族刺绣、刻道文化等十多个社团,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学校授课,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老一辈留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该小学校长卞永刚告诉记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化勇
编辑潘成婷
编审向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