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施秉县马号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又走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筑牢了政治忠诚,强化了志愿服务,推动了农业发展。
正值春耕关键时,马号镇主动积极作为,针对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劳动力少的家庭,组织党员、志愿者帮助开展清淤杂、通水系、插秧苗,帮助劳动力少的家庭抢抓秧苗移栽,切实保障粮食生产。 “太感谢你们了,孩子在外面回不来,没有你们,我们家的秧不知道怎么才能栽得完。”马号镇老县村老县一组罗忠义激动地说。
罗忠义是老县村的种粮大户,种植面积多达50余亩,其子罗永才常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两个老人和2个读幼儿园的孙子。一家5口人的生活,除了儿子的务工收入,粮食种植成为他们家的另一个主要收入,他舍不得撂荒一寸土地,了解到他家情况后,马号镇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帮助他家完成秧苗移栽。
据了解,为让党员干部做到”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有行动、有担当、见成效。马号镇鼓励党员干部与群众劳作在一起,沟通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切实掌握群众难处,解决群众诉求。进一步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到实践工作之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动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
据统计,自今年5月份以来,马号镇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农生产活动5期,帮助劳动力少的家庭移栽秧苗余亩,切实解决农业生产成本,获得群众称赞。
通讯员黄俊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丽
编辑余光燕编审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