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施秉县城关镇建国村亩黄金梨基地,漫山遍野的梨树映入眼帘,微风轻拂,梨香阵阵。 “这是我们村文小华的果园基地,他拉梨子到城里去卖了。”建国村党支部书记廖世英说,“这个小伙子很能干,我们已将他培养为中共党员了。” 半个小时后,文小华回到村里,堆满笑容的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一边喘气一边说:“今早拉去一车,不够卖。”
文小华在黄金梨产业基地劳作。
文小华是建国村大院子组人,他的致富之路还要从两头母猪说起。
年底,文小华把打工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养猪业上,养了两头母猪,第二年出售两批仔猪,成功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并开始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这两年养猪很有赚头,一头母猪每年生产2次,一头仔猪大概能卖元。现在猪价贵,市场需求又大,收入很不错。”文小华高兴地说,目前,他已发展10头母猪和10余头大肥猪,年纯收入达35万元以上。 此外,为了多产业推进,文小华还承包了亩黄金梨产业基地,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有效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今年才承包的,来不及管理,所以产果量少,收入不高。明年我计划请20位村民来务工,帮我施肥、剪枝、松土、除草,一定把黄金梨做得有声有色。” 据了解,基地原本是外地老板流转村民土地建成的,由于种种原因,果林即将变成荒地。看着群众的土地荒废,文小华于心不忍。于是,他将果林基地承包下来,不仅保证了村民的土地租金收入,还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 “有了文小华的带动,我也建起了养猪基地,争取多挣点钱,一家人早点过上好日子。”建国村贫困户唐进章信心满满地说。 年仅32岁的农村大学生文小华,是建国村年纪最小的留村创业党员。有了创业致富“领头雁”,村民们就有了脱贫致富的标杆。目前,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已有20余户农户发展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和特色种植业,全村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产业发展氛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华姝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