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帮扶故事群众的满意是我最大的追求

我叫舒忠义,是黔东南州施秉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年4月,县委将县委宣传部定点帮扶村划到本县双井镇翁粮村,至此开始了我四年的扶贫工作。

从入村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内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全面做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信息核实工作。我前后用了12天的时间,走访完网格内6户贫困户和22户非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民风民俗、家庭发展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我找准了工作突破口,理清工作思路,工作中积极向他们宣讲党的政策,常给他们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等、靠、要”的思想。

在做好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坚持每星期入户开展一次走访工作,与他们打成一片,同吃住、同劳动。同时,我按照贫困户“急什么,就争取解决什么”的工作方法,联系到爱心企业贵州维律律师事务所捐赠2台42寸彩电送给贫困户吴征祥等人;联系施秉爱心人士龙华英为贫困户潘慢露捐赠电视机一台和资金元;联系到江苏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捐赠衣服、鞋等物资一共三个批次,价值40余万元;在保证本网格28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每人均有的基础上,另分发给翁粮村、白岩村、平扒村等贫困户户余人。同时,推动县志愿者协会成功与施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志愿者能力培训、项目策划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医院到翁粮村、平扒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3场次,受益群众余人。

年秋季,受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群众秋粮秋收受到极大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号召广大企业、社会志愿者余人连续11天参与到秋粮抢收工作中,为群众抢收秋粮15余万斤。针对本网格贫困户杨再昌户母亲眼盲、存在智力障碍且无劳动能力的实际,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对接,接送医生上门为其办理残疾证(一级),同时赠送饭桌、油、米、冰箱等生活物资,价值余元。成功动员一户贫困户搬迁到凯里,为一户贫困户争取到公益性岗位,为三户贫困户共7人争取到企业就业。年,我所负责有的6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回首扶贫往事,感慨万千,扶贫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今生最难忘的经历,这些日子更是我人生路上最珍贵的时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真正地把自己沉下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老人当作是自己的老人,把群众的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子女,把群众的需求当作是自己的需求,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做不好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卓檬 整理

编辑 黄昕蕊

编审 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