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文银,是施秉县牛大场镇脱贫攻坚工作站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干部,我深知脱贫攻坚 策必须要勤学钻研、了然于胸,为了拿准吃透脱贫攻坚 策,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我经常挑灯夜战,积极学习和深入走访,准确掌握了脱贫攻坚 策精神,全面熟悉了全镇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锻造出了过硬的本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是反映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积极协调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责任人及网格员做好“查漏补缺”和“回头看”工作,信息有误的及时更改,做实系统数据。 在系统录入和核对过程中,我积极指导各村对档内贫困户和档外非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对“七类人员”进行重点排查,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按照贫困户“一对比两公示”识别程序纳入建档立卡系统。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按照贫困户“一公示一公告”退出程序及时核准退出,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带头制作了牛大场镇脱贫攻坚作战指挥室和各村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作战图,通过作战图把镇村各项脱贫攻坚数据摆上台面,使各种材料清晰明了,让干部一目了然,实现了挂图作战。
我还和其他同事一道在镇区交通主干道两边醒目的位置,制作两幅大型 扶贫宣传栏,协调悬挂、刷写脱贫攻坚宣传横幅标语余条,发放相关 策宣传资料、手册等近1万余份,在各类网站报纸刊发脱贫攻坚信息余条。 我还经常入户与贫困对象交流谈心、为他们解读 的脱贫攻坚 策、采集完善相关资料,以脱贫先进案例,启发和动员困难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工作站发挥着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综合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多干工作,营造多干事、干成事、讲奉献、讲服务的干事创业氛围。我积极与各村 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和帮扶干部对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帮扶合力。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我和同事们长期冲锋在脱贫攻坚战斗的 线,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弘扬着公而忘私的正能量,让青春在脱贫攻坚一线尽情绽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化勇整理
编辑顾航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