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冬,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皆在休养生息,而在施秉县双井镇牧歌田园示范园中,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十来个工人正在给长势良好的蜂糖李修剪枝条。
牧歌田园示范园负责人管启军带着记者一行穿梭在百余亩的蜂糖李林海中,时不时扶起蜂糖李枝条介绍其中的管护“秘诀”。
“垂直生长的枝条挂果率极低,必须修剪掉,枝条倾斜45度便于接受光照,产量也最好。”管启军说。
据了解,蜂糖李在一年中会修剪两次枝条,修剪树形,便于管护和提高果树的挂果率,夏剪在五月份左右完成,冬剪则是从11月持续到1月份左右。
“手上活不累,在基地务工既能增收收入,还能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姐妹解闷,每天还有80块钱的收入呢。”李昌莲说。
在牧歌田园示范园蜂糖李基地中,从基地开始锄草、施肥、修枝、采摘等过程中都会请当地的村民帮忙,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年终分红等形式多渠道扩宽村民的增收途径。
“蜂糖李种植技术要求很高,从果树枝条的修剪、到授粉、开花、挂果,整个过程都必须高度重视,种植过程中我们还采用生物防虫,意在生产无公害产品。”管启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牧歌田园示范园蜂糖李种植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利益联结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比例是纯利润的80%,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分红比例是纯利润的60%,去年有44户村民分红总额八万五千多元。
“我们聘请专家来考察调研过,蜂糖李在自然条件下授粉率低,后续将引进林下养蜂箱,形成相互促进的种养模式。”管启军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化勇
编辑 潘成婷
编审 向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