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走进乡村振兴一线

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为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富裕奔小康。施秉县双井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将“返租倒包”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盘活用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使用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土地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林下魔芋和精品水果是双井镇的两大产业。自年以来,该镇按照“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长效扶贫”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重点发展了以脆红李、蜂糖李等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截止目前,全镇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已达余亩,覆盖农户余户,形成了“万亩精品水果产业带”。由于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分布分散、管理难等问题逐渐显现,双井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和走访座谈,提出了“返租倒包”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双井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吴孟波告诉记者:“我们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销售,合作社主要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管护,作为示范带动,老百姓自己的土自己管理,全部让利给群众,销售时,如果高于市场价,群众可以向市场销售,如果低于市场价可以向合作社保底收购。”

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反租倒包”的形式,既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又增强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合作社只负责联系销路,全部实行“反租倒包”,把果园全部返给老百姓让他自己参与管理,然后合作社统一来调配物资、农药、肥料,还有技术。老百姓如果能找到更好的销路,果树管理得好,价格就好,得到的钱反而比以前入股合作社还要高。”双井镇精品水果种植联社负责人管启军说道。

今年,双井镇的魔芋种植面积已达到余亩,并在持续扩大中。在发展魔芋种植之初,双井镇就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依托企业的成熟技术和销售途径,发展壮大魔芋产业。与精品水果种植一样,当前,双井镇正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反租倒包”的形式,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及农户参与到魔芋种植中来。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群众发展产业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双井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国平说:“我们通过把林地、土地集中起来,通过统一的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后,转包给经营大户,让他们来经营,因为他们有好的管理理念,有市场,可以带动我们本地的老百姓发展,让老百姓更加放心的发展这个产业。”

“施秉这边的政气和营商环境非常感动我们,目前我们在双井镇投资万种植了亩高产商品芋和育种基地,我们下一步还想扩大生产,延伸产业链,向深加工这一块延伸,让魔芋实实在在地给老百姓创收。”贵州华垦沃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成荣说道。

来 源: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吴 康 杨敏慧 蒲雨桐(实习)

编 辑 任 红

编 审 舒忠义

核 发 向天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