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志强到马号双井开展入村寨进社区走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等精神,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安全和发展两条底线,统筹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工作。5月9日,县委书记姜志强先后到马号镇、双井镇开展“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并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武权,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乡村振兴局及乡镇负责同志参加。

老县村坝区是马号镇唯一一个亩以上的坝区,总面积达到一千余亩。姜志强来到老县坝区,与林业、农业及乡镇部分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详细交流,并认真听取了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情况及粮食高产示范田建设情况。姜志强指出,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利用好坝区资源优势,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培养更多农技人才,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农业发展生产水平,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村集体经济。同时,要敢于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稻鱼虾”等多种共生农业经济,采取“土地轮种”的生产模式,进行油菜与水稻轮种,促进群众增收,确保粮油安全。

为切实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姜志强一行随后来到老县村村民刘诗兵家中,与刘诗兵的母亲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子女就业等情况。在交谈中姜志强说:“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谌贻琴书记讲到,党委政府下一步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努力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您要好好的保养身体。”刘母说:“这个年代国家政策好得很了,我们的生活得越来越好了,还想要活得久点,看看孙儿,看看社会发展。”

六合村是清水江河畔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苗绣技艺传承历史悠久。自年中旬,六合村与黔粹行公司首次合作以来,六合村的刺绣产业已经与企业形成了常态化合作,不断向订单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真正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来到六合村,姜志强详细听取了当地苗族刺绣产业的生产发展、带动就业等情况介绍,并对返乡创业发展苗绣产业的大学生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他指出,当前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民族手工制品要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让民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六合村拥有大量的绣娘群体,村、企发展的同时,要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家里面就能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

双井镇平寨村被誉为独木龙舟“发源地”的村寨,坐落于清水江河畔,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来到平寨村活动室,姜志强实地查看了村活动室办公环境,详细了解了当地生产生活情况,重点询问村委班子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并就如何破解难题同参加调研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姜志强指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转变因循守旧的思路,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科学把握乡村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富裕,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 刚 吴昌前

编 辑 张楠琪

编 审 刘 敏

核 发 向天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