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凝心

“感谢中国共产党给我们金坑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金坑大变样!”

6月17日,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36名党员干部,高举党旗,心怀感激之情,共同到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娄山关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为乡村振兴凝聚“红色智慧与力量”。

大娄山脉群山巍峨、雄浑磅礴,川黔交通要道穿插而过,娄山关据其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红军长征期间,曾在此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过两次重要战斗,连番击退敌军反扑,先后为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和遵义战役打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这里,金坑村的党员干部们首先观看了“娄山关大捷”的实景演出,通过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再现,穿越时空的隧道,切身感悟“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峥嵘岁月,深刻了解红军浴血攻占娄山关天险的故事。

“非常触动人心,当看到一个红军战士把自己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托付给当地群众,也要坚持随军战斗的时候,很多人都流眼泪了。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先烈们真是不容易啊!”看完近一个小时的实景演出,金坑村纪检员龚琳动容地说。

近百年岁月沧桑,大娄山脉上被战火烧焦的土地早已焕发新颜,然而革命先烈深深刻下的红色烙印依旧本色不改,放眼望去,插满山岗的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金坑村的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姿态,漫步在雄奇秀丽的山水之间,踏着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在娄山关革命英雄纪念碑前驻足肃穆瞻仰,缅怀先烈,庄严重温入党誓词,并为村支部评选的四名优秀党员干部颁发了荣誉证书;他们接续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火炬”,一路穿行革命英雄纪念林,跨过长空桥,参观红军战斗遗址,直至登临海拔米之上的西风台上,一睹延绵数百里的壮美山河。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金坑村的党员干部还走进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通过讲解员生动地讲解和介绍,回顾了馆内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娄山关战斗的历史经过和斗争细节,站在挂满红军指战员的照片墙前,大家心灵深受洗礼,精神倍受鼓舞。

“我们一定会把娄山关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带回村里面,激励党员干部和村民,用实际行动把金坑村建设得更加美好。”金坑村党支部书记马登华坚定地说。   据了解,牛大场镇金坑村共有居民户,人口人,村里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太子参等经济作物为主。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全村立足于村党支部这一战斗堡垒,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在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施秉县烟草发展办公室等单位倾情协力地帮扶下,对表对标圆满完成所有验收和脱贫程序,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为接下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当中,我们村党支部的党员和村支两委的干部将是主力军,愿大家都能够在娄山关学有所获,更加坚定信心和信念,把金坑村建设成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派驻金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彤意味深长地说。   当天,刚刚结束在金坑村驻村工作任务不久的施秉县烟草产业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宋忠宏也受邀参加到活动中,面对着记者采的访镜头,他饱含深情地对金坑村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期许。

“我在金坑村驻村三年多,看着村里面貌日新月异,感到非常开心。今后我还是会一如既往   学党史、强信念、感党恩、跟党走,金坑村党支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娄山关革命斗争精神。在从娄山关返程的途中,党员干部们心情澎湃,一路高唱红歌,共同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化勇

通讯员吴昌前   编辑刘娟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