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秋光好,丰收节上谱华章。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围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黔东南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全省排第5位。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季度完成元,同比增长7.1%,增速在全省9个市(州)中排第3位。
共迎丰收年
“丰收在即,在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梯田之景为丘陵景观增添了季节之美和活力。”8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个人“脸书”账号推介黔东南。其用图片中的梯田,位于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勉乡。梯田之上,稻谷丰收,农家安居。
时下,正值杂交水稻制种收割时期,在岑巩县各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里,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抓时节开展机械化收割工作,确保种粮颗粒归仓。
“今年虽然久晴未下雨,但因制种基地都架设了专线、专变,电力足,能及时给予灌溉,种子一点也不受天旱的影响,种子颗粒饱满,比去年还高产。”思旸镇国家级杂稻制种基地制种负责人陈华理说道。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村民在收割制种水稻。(唐鹏摄)
今年来,黔东南州着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积极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6个,初步测算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9%,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以上;截至6月14日,全州秋粮已种植面积共计.38万亩,同比增长7.84%。
喜摘丰收果
香甜的瓜果晒出来,就是把亮丽的名片亮了出来。金秋时节,各地的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特色优质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7月,榕江县举办“甜甜榕江粤黔西瓜嘉年华”活动。活动期间,不仅有西瓜展销会、西瓜大作战游戏、西瓜评比等活动,还有榕江美食以及西瓜音乐会等娱乐活动。榕江每年西瓜种植面积保持在2.5万亩左右,产值预计达万元,西瓜已成为榕江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8月,年“贵果百香·领鲜味来”中国(从江)百香果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在从江县举行。从江百香果经过多年发展,在种植技术、品种种类、产业结构等方面得到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从江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年,全县种植百香果6.1万亩,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未来,从江县将全力推动百香果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从江百香果”产业品牌,拓展百香果产业向二、三产业链延伸,壮大产业发展力量,带动农民增收、稳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分拣打包“从江百香果”。(钱仕豪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上活动只是黔东南大地上喜迎丰收的一个缩影。黔东南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发展,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及品牌建设。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8个,认证总量达56张,认证总面积达5.67万亩;有机产品认证年新增证书(含转换证)7张,认证总量达张,认证总面积达19.75万亩;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1张,全州农产品地理标志达20个,地理标志产品共53个。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上半年,“苗侗山珍”协会会员单位新增20家,发展到家,品牌授权门店新增6家,发展到18家,新增授权产品6款。
细算增收账
从春夏到金秋,各类场景交替上演,编织成一首又一首的丰收序曲。
台江县台盘村大营顶果园,梨树环绕,颗颗硕果挂满枝头。“我是去年从别人手里承包过来的,自己就是农村人,就喜欢种地,我还有多亩的李子呢。”果园老板张先杰乐呵呵地用粗略算法给出了答案,“这片金秋梨有50多亩,多棵果树,一棵树产量平均能达到斤,收购价10块钱3斤,全部卖完差不多能有60多万。”
台江县台盘村大营顶果园,颗颗硕果挂满枝头。(钱仕豪摄)
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高山冷凉蔬菜基地,每天有50至60吨蔬菜直接销往广东、广西等地。不仅丰富了粤港澳消费者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当地村民家门口拿上了“双薪”。目前,基地每天用工人数在人左右,一年发放的务工工资达多万元。
上半年全州蔬菜保供基地个,生产量058吨,为保供需求量吨的%。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的建设,有效保障全州重要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更多动力。
施秉县马号镇白岩村烤烟基地,在标准化种植和绿色防控加持下,当地烤烟成为烟农致富“金叶子”。“以前,种植烤烟都是自己育苗,凭经验种植,产量不高。现在,跟着技术员‘一比一’种植,我家换了大房子,还买了新车。”烟农廖顶智说。
如今,烤烟产业已成为黔东南州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稳定产业。目前,镇远、施秉、天柱、岑巩、黄平、麻江等县累计种植烤烟面积10.4万亩,建成生物质烤房1余座,预计全年烤烟产量25.1万担,产值4亿余元,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
畅游乡村美
粮食丰收滋润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精神愉悦让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增加百倍。采摘生态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为大众体验丰收喜悦、观赏秋日美景提供了绝佳去处。
眼下,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的葡萄迎来了采摘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我们每年都会邀请朋友和家人一起来采摘,这里的葡萄个大味甜,采摘完后,大家还能在这风景秀丽的美丽乡村放松心情。”游客毛女士说道。
颇洞村作为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在发展理念上,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目前园区内有8家家庭农场,种植了蓝莓、草莓、葡萄、桃子、李子、枣子等精品水果。
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抓好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全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省级11个、州级43个,实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项目4个。编制黎平县肇兴镇乡村旅游线路、界牌贵洞-周坪杂交水稻制种核心示范区油菜花海、麻江蓝莓生态旅游景区蓝梦谷→药谷江村菊花园→乌羊麻嘎尤苗寨旅游环线、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油菜景观两岸连通旅游环线等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年一季度休闲农业投资总额为5.4亿元,休闲农业产值7.87亿元,其中实现农副产品销售3.27亿元,共计接待游客达13.6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2万人。
农民高调来露脸,农业高调来晒单。丰收,是对农业蓬勃发展的礼赞,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锦绣黔东南的丰收故事必将继续书写更加动人的乐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凌忠云
编辑钱仕豪
二审李丽
三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