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忠荣,年,到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干部。
走村串寨,熟悉村情、组情、户情,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是我们驻村干部的常规工作。
在村里,我积极动员村民调减低效作物,发展高效农业,改变他们传统的耕作习惯。同时,我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耐心给他们解释各种问题,带头做好示范。
我帮扶的贫困户邓德平从小身患轻度残疾,他的妻子因不堪忍受家庭的贫困选择了离开。这件事,让他陷入了痛苦和失望之中。为此,我多次到他家中和他交心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我帮助他多方筹集资金,承包了13亩土地种植西瓜、蔬菜等短平快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担心邓德平因缺乏技术和种植经验,导致产业发展失败,打击他的信心,于是就到农业部门请来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对他进行培训和指导。如今,邓德平已成为白塘村有名的种植大户,年收入近10万元。
走上脱贫致富路的邓德平,在村里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下,娶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妻子,邓德平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甜蜜。贫困户何钱前与八十多岁的老祖母王德珍共同生活,老人患高血压慢性病。我经常到她家嘘寒问暖,多次开车带王德珍老人到村卫生室看病。 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让何钱前生活刚有好转的家庭陷入困境。在我和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帮助他们申请、协调资金,新建了一栋两层木楼,也购置了新的生活用品。
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近六年的日子里,我默默奉献,在白塘村每个村民小组以及田间地头,都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做一个有温度的驻村干部,热心帮助村里、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的揪心事、烦心事,村民们说我像雷锋。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化勇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周文君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