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坝区产业调整助农增收天眼新闻

手中的锄头刨开松软的泥土,一个个切成块状的土豆被丢进翻开的土壤里,村民们再麻利地翻土盖上。切种、打穴、丢种,这是时下施秉县杨柳塘镇地坝村正在进行的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冬种土豆的景象。

打穴丢种

据悉,自年以来,地坝村通过采取“党支部+农户+公司”发展模式,投入资金80万元,预计种植土豆余亩,利益联结户建档立卡户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预估实现户均增收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土豆切种

近年来,杨柳塘镇党委政府紧扣农业产业“八要素”,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切实做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工作,将土地利用最大化,确保农田不闲置,既为群众谋出路,也为群众创增收。

打穴丢种

“听说合作社找人种洋芋,我就来了,在这里做工一天能赚80块钱。”

“种洋芋我们都会,技术员稍微指导点,我们也都懂了,干起来也快。”

一位年迈的老人告诉记者,村里的合作社发展土豆产业每天需要务工人数近人,解决了我们就近就业的问题。

土豆搬运

“村里发展土豆,政府也帮了不少忙,为解决土豆销路,镇党委政府多次协调贵州黔东南伟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最终达成合作协议:‘企业以每斤7角保底回收’。”合作社负责人王声勇介绍,按亩产斤计算,大概有.8万元的利润,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坝区种植土豆

“地坝村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的作用,积极谋划坝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先后种植了苦瓜、豌豆、生姜等特色产业。我们将继续优化坝区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下一步将计划在坝区种植亩贡菜,带领村民种植增收。”包村干部王智勇信心十足地说。

截至目前,地坝村坝区已完成整地、盖膜亩,土豆种植亩,预计到今年1月10日前将全部完成种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正海

通讯员谢欢欢李科

编辑石含开

编审沈安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