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当晨曦唤醒城市奔跑的步伐,历经百年医院(以下称铜医),在奋进的步履中迸发炫目风华。
惊艳数据见证波澜壮阔。开放床位余张,高级职称医务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年门诊量61万余人次,年手术3万余台,为无数危重患者带来新生。
耀眼名片见证梦想与荣光。医院、医院、医院、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内外8所医院……
医院党委书记黄胜(前排右一)代表院党委接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
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考验、以实践实干作出实绩实效。7月2日,医院党委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百年风雨,记忆犹存,百年铜医精彩蝶变,换了容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铜仁,革命先烈热血染红的热土。年10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铜仁印江木黄胜利会师,带来红色火种,长征精神耀黔东。
铜医,红色基因浸润。
烽火岁月,红军黄健君当过白求恩助手。革命胜利转业到铜医,当过党支部书记、副院长;92岁离休医生王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赓续红色基因创伟业,党建引航攀高峰。一代又一代铜医人赓续红色基因,以党建引航,守如磐初心,用智慧与汗水,用青春年华,开启一次又一次革新,收获梦想与荣光,书写时代芳华。
党建引航缔造荣光
忆岁月峥嵘,满怀深情。
岁月催生离休医生王瑛老人的华发,却消磨不了他对党的拳拳之心:“是党把我培养为医生,是党的引领,让医院事业蓬勃发展。”
王瑛老人党龄76年,生于河北。烽火连天岁月,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挺进大西南……革命胜利,党组织把他培养成医生。
年,他转业铜医,见证、亲历铜医的发展。他说:“当下铜医医技之精湛、设备之高端、队伍之强大,非昔日可比。”
经历时间沉淀,才能看清历史的坐标。
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去追寻岁月峥嵘。
铜医肇始于年,由美国人柯姆林夫妇创办。彼时,全院面积平方米,30张床位、2名医生、1名护士。最好设备是显微镜。
彼时,中国大地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偏居武陵山区的铜仁,缺医少药人均寿命不足40岁。群众渴盼新生,渴盼“病有良医”。
群众渴盼等来黎明曙光。年,铜仁全境解放,医院,医院,全院30名医务有4名党员,建立了党小组,医院发展有了“主心骨”。
由此而始,铜医开启艰苦奋斗的征程,迎来一次次变革。年医院成立党支部、医院、年医院成立党委,党员人数增加到61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铜医步入全新发展时代,搬迁新院区,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余张。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建以主任医师黄胜为党委书记、博士石华为院长的新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讲政治、熟悉业务、开拓进取、善管理。
新班子新作为,以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创新推出可推广可复制的“两加两建三融合”经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人才建设,将支部建到科室、将阵地建在全院,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医院业务高质量发展。医院把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当下,全院45个支部名党员,高级职称人(正高80人,副高人)、博士14人(含在读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22人,硕士人(含在读硕士41人)、中级职称医院发展的脊梁。今年该院招收眼科、心内科等5个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高质量发展软硬兼施。图为飞利浦IngeniaCX3.0T磁共振
高质量发展软硬兼施。医院有全球高端3.0t磁共振及1.5t磁共振、超高端直线加速器等台精密医疗仪器,46个临床科室实现手术无禁区,年门诊量61万余人次,年手术3万余台次,为无数危重患者带来新生………
岁月更替,初心如磐。在党的领导下,收获梦想与荣光的铜医与群众健康需求同行,从建立巡回医疗队到培训基层医技,从下乡义诊到打造医联体,铜医为群众送去了良医、良药,成为区域健康事业中流砥柱,在黔东健康发展征程留下铿锵足迹。
赓续基因 奋勇直前
站在高山之巅,更能领略河流的奔腾
铜仁,革命先烈热血染红的热土。
年10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铜仁印江木黄胜利会师,带来红色火种,红色精神光耀黔东。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色基因浸润铜医。烽火连天岁月,参加过抗日战争、参加辽沈战役、平津等战役的黄健君(已故)做过白求恩的助手。
在白求恩的影响下,黄健君奋战在医疗战线。后转业到铜医,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铜医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等职,为铜医、铜仁医疗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承担健康使命,照亮奋进征程。
年春,铜仁、印江等地脑膜炎流行,数日之内患者急增数百,铜医抽调骨干医务奔赴现场;承担起经常性防疫重担,划片包干铜仁城区五万多人口的防害灭病工作。
赓续红色基因,危难之时显勇毅担当。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牵动无数人心。党员黄胜主动请缨,带队星夜驰援。
抵达灾区,马不卸鞍兵不卸甲,黄胜与救援队员克服余震干扰,投入伤员救治,共收治伤员59人、诊治病人人次。
身处一线过度劳累,黄胜身患带状疱疹,用药膏抹了抹,又投入伤员救治一线。尽管身体疼痛,他却把医者大爱送给了伤者。他与同事轮流为身体软组织受伤、受到惊吓的八旬老人喂饭、喂药,擦身、剪指甲。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去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铜医扛起主战场的责任。黄胜、石华亲自挂帅,排兵布阵,靠前指挥,10天高标准建成6间负压病房。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党员医护写下的一封封请战书成为出征誓言:“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让我上”……
铜医人不辱使命,铜仁10例确诊患者均在铜医治愈出院,实现确诊患者“零转院”“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
当湖北告急、武汉告急、鄂州告急,铜医人又以白衣为甲、逆行湖北。
和衷共济,以报家国。铜仁确诊的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战疫的硝烟尚未散尽,勇士又披甲出征。石华被任命为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率队逆行武汉。
临时党支部建在病房,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一个多月时间里,石华和团队治愈患者余人。
硝烟远去,岁月静好。石阡困牛山上,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矗立,铭刻峥嵘岁月。87年前,百余名红军舍生取义壮举感动天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前,铜医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
医院党员干部到困牛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赓续红色基因,在新征程凝聚奋斗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铜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听党史故事,读红色经典,讲党课党史,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铜医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服务群众健康结合起来,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学史力行 服务群众
“医院的专家来社区义诊,不仅为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烦恼,还开良方、赠良药。”日前,碧江区南门社区义诊现场,龙女士连连称赞,专家服务让人暖心。当天,铜医专家接诊了百余群众、赚送两千余元药品、开授“健康小课堂”,为群众排忧解难。
学史力行擦亮熠熠党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铜医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立足本职岗位,以知心、贴心、爱心“三心”服务解决群众困难事、烦心事、操心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对接就诊群众所需所求,石华(右)在门诊大厅当“导医”。
以“知心”服务精准对接就诊群众所需所求,增强群众获得感。铜医成立了党员志愿者,党委副书记、院长石华,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春芬,党委委员、院办主任王修军与相关科室党员根据值班安排,在门诊当起“导医”,引导群众就诊,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开展检查协助、线路引领等服务,精准对接就诊群众所盼、所急,增强了群众就医体验度与获得感。
以“贴心”服务解决群众烦心事,增强群众幸福感。铜医立足岗位职能,推动医务下沉一线开展诊疗,解决群众健康困惑与健康烦恼,为群众送去良医良方,做群众贴心人,增强群众幸福感。
不久前,铜医党委书记黄胜、院长石华带领眼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等科室的博士专家团队深入德江县长堡镇开展系列义诊活动。博士专家团队下乡义诊,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群众拍手称赞,问诊群众络绎不绝。当天,该院还向德江县长堡镇卫生院捐赠了救护车,提升基层卫生院急救转运能力。
博士专家团队下乡义诊
以“爱心”服务解决群众操心事,增强群众安全感。聚焦教育领域,持续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将急救常识、健康知识送进校园,让孩子们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掌握身心保健知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6月4日,儿科专家走进铜仁市第三中学,以《陪你走过花季》《青春期男孩》为题,为余名学生答疑解惑;6月6日,眼科专家走进铜仁市第二小学、第十二小学等开展眼健康讲座及义诊,提高孩子爱眼、护眼意识,为0余学生测试视力。
日前,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炼率团委、规培党支部、党群党支部党员同志赴铜仁市第二十一小学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健康教育进校园”,向学生们发放了余份党史教育宣传册,使红色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医院党委书记黄胜走访慰问帮扶村困难党员。
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少跑路。医院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通过远程诊疗、远程影像、门诊自助核酸检测、诊间缴费等便服务措施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秣马厉兵勇攀新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一代又一代铜医人,用青春与年华,用智慧与汗水,打造了医院,收获梦想与荣光。
百年铜医风华正茂
知往鉴今,开辟未来。让我们走进铜医,去定格精彩与朝气。
看今日之铜医,设备高精尖,开创多个第一。
西南地区首家医医院、贵州省首家开展区域性影像诊断中心和区域医院、医院,实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建设。
启动了“珠江专科联盟”“苏州专科联盟”远程会诊平台和移动式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平台,实现远程培训、远程会诊,将远程医院,提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管理、教学及科研水平。
看今日之铜医,临床科研教学硕果累累。
肿瘤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产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肛肠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2个学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承担全日制本科理论教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实现继续教育覆盖率%。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共接收进修人次,共获得科技奖3项,获得科研课题立项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1项,申请专利项,获批项。
看今日之铜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对外医疗合作持续拓展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院建设高质量推进;看今日之铜医,人才聚集,群英荟萃……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点,铜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擘画新的发展蓝图,秣马厉兵勇奔新高峰。
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学中心。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院感防控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内培外引聚集高端医学人才,不断扩充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结构合理、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深化学科建设与医学科学研究,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带动规培教育、院校医学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深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对口支援、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深入国内知名医院合作与交流,医院在职博士、硕士培养进修。
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医院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化远程协同诊治平台建设,医院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快办公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通讯员田怡筠张丹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郭进
编辑杨聪
编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