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光福,年3月,到贵州黔东南施秉县马号镇冰洞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初入冰洞村,我的第一感觉是,住房拥挤,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江河码头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不堪目睹。
驻村后,在多次走访过程中发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都不一样,有些是缺土地,有些是子女多上学负担重,有些是家庭成员突然患上一场大病造成的经济压力,有些是缺技术无力发展,有些是住房不安全无力修建等等。
我始终把“让党的强农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个性化开展宣传教育,我曾在“致冰洞村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封信”中写道:脱贫攻坚路上,我们与你们一路相伴前行,有党和政府作为你们的坚强后盾,随时力挺你们,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帮助你们就业创业走上致富之路,用技能培训提升你们的劳动技能水平,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政策助推产业发展,用教育扶贫政策支持子女就读,用“医疗保障”来缓解患大病带来的经济压力,用农村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来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生存环境。 让贫困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感思奋进,勉励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抵制“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策送小康”的依赖思想。 年,我被评为“黔东南州年脱贫攻坚十佳结对帮扶干部”和“马号镇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目睹冰洞村的变化,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满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化勇整理
见习编辑吴一凡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