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黄古村爱心超市点亮乡风文明之光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

  

  施秉县马号乡黄古村村民兑换物品

  去施秉县马号乡黄古村的路上毫无征兆地下起了大雨,雨势很急,猛烈地拍打在挡风玻璃上。同行的朋友担心影响这次行程,特意给黄古村村委会主任潘昌亮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很疑惑:“这里没有下雨啊,晴空万里,我倒盼着能下场雨呢。”

  果然,绕过一段山路后,便像关掉了天上的水龙头一般,暴雨戛然而止。古老的树木像是一把把撑开的巨伞罩在头顶,挡住了部分阳光,但干燥的水泥路面依旧热气蒸腾,丝毫没有被大雨冲刷过的凉爽。

  前面就是黄古村了,远远地就能隐约看见连成一片的木房子。在路边的黄古爱心超市前等了一会儿,潘昌亮驾着小车从木房子间的小道上“钻”了出来。他先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下爱心超市,这也是我此行来的主要目的。

  与其说是超市,不如说是一家便利店,所有东西一目了然。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货架贴着3面墙,柜子上立着一个塞了   肉、大米、米酒,大概是黄古村村民平时最在意的东西。村口立了一块写有“村规民约”的牌子印证了这一点。“村规民约”中按照违规行为由重到轻的不同程度划分出4个等级,大到盗窃、纵火等违法行为,小到不清理猪圈、牛圈以及浪费粮食,都被囊括其中。违规者除承担法律责任之外,还将被罚不同数量的猪肉、大米和米酒,这些处罚所得将用作村里的评先评优奖励。不过近两年来,村里很少有人触碰“红线”,显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这独特的“村规民约”起到了约束作用。

  有罚就有赏,当我们在爱心超市里聊天时,就有村民过来兑换物品了。只见他掏出一张彩色小卡片交到超市老板手中,又在表格中作了登记,便自顾去挑了一箱饮料,然后离开。彩色卡片上印有积分,20分能换价值40元的物品,这是黄古村爱心超市实行的积分管理系统,已经推行了近2年,超市老板的登记簿已经换了好几个。相比起村规民约中的惩罚制度,这积分管理系统似乎更能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

  后来,在潘昌亮的介绍中,我才大致了解到黄古村这些年走过的路。对于施秉县这个最偏远的村庄而言,人心的改变或许更能算是最大的成功。

  黄古村很远,是一个由黄古、新科和乌亚等大寨合并而成的苗族村寨,这里曾是国家级二类贫困村,但也于年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里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年,那一年中,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还有一个“合约食堂”,专门用于村民举办红白喜事招待客人。

  广场建好之后不久,村里举办了一场启动仪式,启动的内容让人感到无比新奇。

  黄古、新科和乌亚3个大寨分别各有1间当地村民开的便利店,而在当年12月4日之后,这3间便利店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爱心超市。这是在黄古村驻村帮扶的施秉县委组织部的干部找来的新项目,目的不是为了创立什么挣钱的产业,而是想通过建立“爱心超市”积分管理系统,提升村民们的精神文明。这位干部与中国建投公司慈善信托商定,由后者资助50万元,分3年实行这项计划。村民们可以通过环境卫生保护、垃圾回收、善行公益、文化事业等方面获取积分,1个积分等于2元钱,可直接用于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而超市老板只需做好登记,不定期向上进行申报,再由县里拨付对应款项即可。

  村干部们给每一户发放了一张5个积分的兑换券,但人们似乎并不太明白怎么使用。而年纪轻轻的潘昌亮此时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教会大家如何使用爱心超市积分管理系统。他想尽办法用最简单的解释让大家弄明白这张卡片的价值:“这就相当于钱。甚至比钞票还值钱,50分可以换元钱的东西!”简单直白的解释让一些村民大呼遗憾:“哎哟!不早点说,我都不晓得搞丢好多钱了哦!”

  在哭笑不得的反复解释中,人们终于弄明白了这些小卡片的用法,黄古村三个大寨里的爱心超市也变得热闹起来。村寨也因这积分制度有了改变。

  年夏天,黄古爱心超市的老板万秀坤修建新房。房子封顶那天,万秀坤加快进度赶工,但天色渐晚仍未能完工。此时,不少刚干完农活打算回家吃饭的村民路过工地,看着万秀坤心急火燎的样子,便把农具往边上一放,加入到施工队伍中。人越来越多,有的帮忙搅拌砂浆,有的帮忙扛木材,直至路灯亮起、朗月高照,万秀坤家的房子终于成功封顶。众人长舒一口气,拒绝了万秀坤晚饭的邀请,拾起农具便往家里走去。

  第二天,无比感动的万秀坤来到村委会,向潘昌亮说了这件事,并叮嘱道:“一定要多给他们点积分哦!我也不知道怎么回报了!”相反,这些帮了大忙的村民们,竟无一人来村委会里要积分。潘昌亮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村民们或许不再需要这积分带来的满足了。

  这件事让潘昌亮印象极为深刻。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他终于看到了黄古村最大的变化,不是那些崭新的路面,也不是那个宽阔的广场,而是人们敞开的心扉。

  “我能感觉到村民们越来越乐观、团结。黄古村确实很偏远,产业也很单一,但我们也有上天赐的礼物。村里那几百亩樱桃林,每年三五月都能让村里热闹起来。现在人们齐心了,接下来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干点别的,路都会好走得多。”年龄不过30岁的潘昌亮有些动情。

  他带我们在黄古大寨里走了一圈,特地去看了看新建的文化广场和合约食堂。在路过几栋老旧的木屋时,我们听见楼上传来木头撞击的声响。抬头一看,一位老人正坐在前檐下织布。见我们路过,老人笑呵呵地打招呼,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饭。这就是黄古村,曾经的国家级二类贫困村的标签已经撕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招牌则越发明亮起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