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绣出幸福花施秉县全力推动民族

近年来,施秉县积极探索智慧苗绣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以“政策带动产业行动群众互动”的发展模式,抓实抓牢以舞水云台公司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舞水云台公司)是一家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策划等为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企业,长期以来该公司主营生产的民族特需产品和民族贸易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在民族文化传承,带动妇女就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民族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伴随“咚咚咚”的锤布声,走进舞水云台公司,绣娘们正认真专注地在绣布上一针一线绣出独具苗族特色的图案;遍布在墙面上、展柜中一件件琳琅满目的苗绣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一股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处处都展现出苗绣产业的生机活力。

在施秉县的大小苗寨,一直都有“会走路就会跳舞,会拿针就会刺绣”之说。舞水云台公司成立以来,依托地方深厚的苗绣资源,以“传承民族文化,带动妇女就业”的理念,采取“公司锦绣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推动苗绣从手工作坊到现代企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打开市场销路,带动了一大批绣娘实现就业增收。

“目前我们公司在册的绣娘有人,每人每月可以拿到元左右的工资,有些绣娘不方便出远门的,就可以来这里学,然后拿回家去做,因为我们的就是居家灵活就业的模式。”舞水云台公司董事长龙禄颖介绍说。

据悉,“舞水云台公司”以境内舞阳河和云台山取名,寓意依山傍水、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彰显了舞水云台公司传承和发扬苗绣的初心。现如今,随着苗绣产业逐步壮大,效益日益显现,也真正让当地的苗绣手艺人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苗族绣娘潘秀兰告诉记者:“我从小就会刺绣,以前是自己绣自己穿,来到了公司,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手艺,还能得到一份收入,也可以照顾家人,所以我在这里工作很努力也很开心。”

“车间建在家门口,务工不用往外走,挣钱顾家两不误,幸福生活人人有。”成了施秉县刺绣业发展带动当地转变的真实写照,苗族妇女正依靠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在舞水云台公司发展过程中,施秉县民宗局、县工商联、县就业局等部门多次到公司进行指导、帮助舞水云台公司通过开展“锦绣计划”,探索“授人以渔”的培训就业模式,用“造血式帮扶”措施,不断提升苗族妇女手工艺生产加工技能。目前,该公司拥有工艺绣师团队近人,刺绣培训基地2个,村落生产基地6个,销售展示厅3个,合作社1个,在册职工59人,少数民族占总就业人数的86.4%。

“近年来,公司已累计开展培训28期,培训人员人次,为苗绣产业培养和储备了大量技艺骨干。”公司运营总监龙宇说:“我们经常在村寨、移民社区等,组织苗绣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家改变传统自产自穿的模式,帮助完成订单的生产,实现就业增收。”

今年初,随着新国发2号文件和“桥头堡”实施意见相继出台,舞水云台公司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创新步伐,在打造数字化云工厂、建立现代化苗绣生产线上下功夫,运用现代创意设计,在刺绣产品中融入时尚元素,赋予现代材料以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代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取向,开发出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民间风俗画等系列苗绣文创产品,助推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其具有当代价值和意义。

“现在我们公司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做服装饰品,另外一条生产线是结合数字化发展,把手工苗绣和工业刺绣进行融合,把非遗和现代生活进行连接,非常受市场的欢迎,主要是销往广东、浙江、北京等地,每个月基本上产值能达到万元。”龙宇说。

通过不断创新研发,舞水云台公司现已拥有“蝴蝶妈妈”“舞水云台”“锦绣黔呈”3个品牌商标,49个产品获国家专利认证,一件件色彩鲜艳、精美绝伦的苗绣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企业实现总产值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县域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经过十六年的发展,舞水云台公司已成为了省内为数不多的苗族刺绣规上企业,先后获得“全国民族特需产品定点生产企业”“贵州省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为苗绣技艺的传承、推动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吴昌前张大美杨彤张庭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