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中专毕业后,张朝文就南下广东务工,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积累了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毅然选择了返乡创业。
年,张朝文被选入施秉县马溪乡塘头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委员担任副主任,那时正值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他心想一定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望着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大山,他心里有了主意。
依托塘头村丰富的森林植被,当地老百姓也有养牛的经验,得到乡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张朝文把老寨场闲置的山林土地承包下来成立合作社,发展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对没有能力养牛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有劳动力的进社务农增加收入。
年1月6日,施秉县名扬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总投资万元,成员82户,其中精准扶贫户72户。为更好地践行好“五步工作法”,树立抓党建就是产业意识,坚持以组织引领强化产业扶贫,同年11月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他兼任党支部书记。
合作社发展之初,群众不信任,张朝文顶住压力,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合作社探索出以“三变”改革和“五融五帮”抱团脱贫改革创新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贫困户以山林、土地、资金等参与合作社入股,按照一年分配一次,以入股资金5%的红利向贫困户实行保底分红,并逐年递增,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为解决养殖基地草料问题,合作社与贫困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免费提供技术优先让贫困户种草、种植玉米,以高于市场价10%的资金回收贫困户种出的草料,每亩元左右,并优先安排他们进入养殖基地务工,提高收入,每月解决临时就业人员近20人(含贫困户近10人)。同时将建成的8个牛圈折合资金28.8万元作为村集体资产,村集体以入股的方式交由合作社使用,合作社每年度经营利润总额的5%分红,若当年合作社没有盈利或亏损,仍支付不少于元的红利,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一年努力,年3月首次兑现分红元。
光自己养好牛不行,还得想办法销售,扩伸产业链才是发展的“王道”。年5月,张朝文开设牛肉餐馆“名扬生态牛庄”,以及牛肉包装销售店,实现“产销”一条连。为解决养殖基地草料问题和环保问题,他又带动群众种草、青贮玉米,将种植的草料以每亩元左右回收合作社,每年支付订单青贮料收购款达30余万元,对有劳动力的农户组织到合作社务工解决临时就业。
同时合作社建成牛粪加工车间,生产的肥料售予菜农,种出的蔬菜再回收给餐馆,使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实现农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月月有收入,年底有红利”,让大家过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解决长期就业8人,平均每月工资以上,每年参与务工人员达余人次。年、年覆盖贫困户达户、每年分红10. 7万元。合作社年荣获“黔东南州第六批州级扶贫龙头企业”,年被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授予“全州示范合作社”称号,年、年分别授予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化勇
通讯员 张民燕
编辑 潘成婷
编审 向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