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非遗周末聚揭秘苗族古老婚法刻道

9月1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施秉专场在多彩贵州文创园上演。施秉县神秘的《刻道》、苗族古老刺绣、少数民族服饰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一亮相,舞蹈《云台鼓舞》、《敬酒歌》、《芦笙合奏》赢得阵阵掌声。

△舞蹈《刻道传承》

非遗展演的舞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9月1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施秉专场如期在多彩贵州文创园上演。施秉县神秘的《刻道》、苗族古老刺绣、少数民族服饰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一亮相,舞蹈《云台鼓舞》、《敬酒歌》、《芦笙合奏》赢得阵阵掌声。

非遗展演的舞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神秘出场。传承人吴通贤正和搭档龙再成一人拿着一根形似笛子的圆形木棒,唱着《刻道大歌》,引起听不懂苗语的观众一阵议论,其中一名懂行的观众脱口而出:官家识字九千九,没有哪个能把刻道认得透,尽显神秘色彩。

△龙再成和吴通贤手拿刻木唱《刻道大歌》

刻道是什么呢?最早要追溯到四五千年前苗族的母系氏族了。吴通贤说,刻道又称为刻木,是苗族开亲歌的核心部分,祖先们把主要内容刻在圆形枫木上捧棒而歌,是流传于杨柳塘镇高坡苗族一带的一种酒歌。

这也是苗族最老的婚俗法典。据吴通贤介绍,祖先的家族里,姑妈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舅舅家的儿子,儿女成年要开亲时,姑妈家要到舅舅家去,不管能否成功开亲,都要拿上一根用各种符号写满聘礼的棒子回家。

吴通贤手里的棒子上刻满了横七竖八的线条。这是三百两银子、三百头水牛、三百只鸡、三百幅绣花布……棒子上一共9格,每一格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而中间一格称为断木,是舅舅家和姑妈家各家一半的见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也兴起了自由恋爱,《刻道酒歌》传唱下来。《刻道》分为叙木、刻木、送木三节,吴通贤和龙再成表演的正是刻木,其唱腔极为讲究。围绕中心思想,用五言体一问一答对唱,比如三百头牛就不能说成一百只鸡。吴通贤说,苗族开亲时都要对唱开亲歌,摸着一根棒子一问一答,想唱多久唱多久,自由发挥,因此没有固定的歌词,这便是神秘所在,没有人知道对唱的人下一句会是什么?

现在恋爱自由,也不再刻板要求多少聘礼,大家传唱《刻道》,在开亲结婚时,要跳舞蹈《刻道传承》,是一种文化。吴通贤和龙在成是十年的老搭档,默契十足。吴通贤说,苗族没有文字,从古至今表达的方式就是唱歌,《刻道》流传历史悠久,如今虽然有传承,但是了解其含义的人却不多,他想要把《刻道》传下去,让这项苗族文化人尽皆知。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玲

图片由武敏、陈玲拍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