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聚合力决战决胜奔小康黔东南州

攻坚克难拔穷根,撸袖冲关岁月辉。   “十三五”以来,黔东南州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有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推动绝对贫困“见底清仓”。

“时代楷模”、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走访困难学生,了解家庭情况(供图:台江县委组织部)

年至今,全州.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个贫困村出列,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苗乡侗寨的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幸福美满新生活。   建强作战体系,铸造扶贫“主心骨”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靠党的领导。   黔东南州注重强化党对脱贫攻坚全面领导,推动脱贫攻坚向实处做、往深里走。   ——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实现了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具体化”“可视化”。   ——建立建强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州、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指挥长的扶贫作战指挥机构作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探索“1+19+34”立体帮扶从江模式,创新组团式包保帮扶榕江模式,年得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介武(右一)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宣讲。(摄影:李安生、付光斌)

——建立“下抓”工作体系。坚持把县一级作为主战场、乡村作为前沿阵地,由40名州四大班子成员“下抓两级”联系县乡和“下抓三级”联系深度贫困村、名县(市)四大班子成员“下抓两级”联系镇村、乡镇班子成员联系贫困村,实现州、县领导“下抓”联系县乡村全覆盖。   ——建立挂牌督战体系。组建州、县两级组织部门挂牌督战队、巡回督查队、机动督战组,重点围绕从江县、榕江县和个有剩余贫困人口的村及其所在乡镇、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新“构建‘一套机制’、建立‘两本台账’、制定‘三张清单’、用好‘四支队伍’”的“”督战工作法进行全覆盖督战,以督促战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持尽锐出战,建强攻坚“主力军”   打最艰苦的战役,必须派出最精锐的作战部队。   黔东南州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配齐配强脱贫攻坚作战队伍,把最能打的干部派到最关键的脱贫攻坚一线,做到尽锐出战、务求全胜。

丹寨县龙泉镇排廷村组织驻村干部和党员采摘吊瓜(供图:丹寨县委组织部)

——配齐村党组织书记。出台《进一步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通知》,持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十三五”以来,共调整优化村党组织书记人。持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目前全州共有个村实行“一肩挑”,占比43.17%。   ——充实帮扶力量。深化同步小康驻村与精准扶贫联结机制,及时充实跨县结对帮扶、州直单位包保帮扶、先进村结对贫困村帮扶、村企结对帮扶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力量。“十三五”以来,累计选派村第一书记人次、驻村干部3.22万人次开展驻村帮扶,实现贫困村帮扶全覆盖。

年4月10日,在剑河县关口万亩高效山地农业示范基地,农户在基地务工(戴正国摄)

——配强领导班子。树立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干部的鲜明导向,把能攻坚、善作战的领导干部派上去。坚持动态研判县、乡领导班子作用发挥情况,探索建立干部履职关键时刻工作纪实和表现正负面清单,及时对县、乡党政班子中脱贫攻坚工作不力或不适应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的干部进行调整,年以来,聚焦坚强攻坚堡垒,配强县乡两级班子,共调整县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21名,调整乡镇党政正职人次。   广泛凝聚合力,选配攻坚“排头兵”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是关键。   黔东南州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广泛调动人才和智力资源,瞄准民生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使精准扶贫取得立竿见影效果,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充分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在高武村新村鼓楼召开群众院坝会,讨论通过板蓝根产业发展举措(吴德军摄)

——推进专家精准服务。建立名专家的产业专家库,精准服务脱贫攻坚。累计整合省、州科技特派员和州县农技人才人次,精准匹配到村级主导产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4万余次。   ——加强干部人才交流。持续推进州县两级与各对口帮扶城市、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单位合作,扎实开展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十三五”以来,中直单位、杭州市及省直单位共选派名干部到州内挂职帮扶,争取杭州市选派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州挂职帮扶,选派名干部人才到杭州市挂职锻炼、交流学习。   ——深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建立“1对1”或“1对多”组团帮扶关系,推动全州各县市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全覆盖。创新实施“银龄计划”,引聘16名“陈立群、汪四花”式具有丰富经验的退休教育医医院任职。   聚焦组织力提升,筑强攻坚“战斗堡”   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脱贫攻坚主战场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黔东南州各级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夯实党在贫困地区的执政根基。

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妇女学习贫困劳动力脱贫知识(供图:锦屏县委组织部)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个,在位置相对边远、居住不集中的村民组建立党支部个,推动组织体系向脱贫攻坚一线阵地、向贫困村寨、向贫困群众延伸。   ——加强搬迁安置点党建体系建设。提出25条具体措施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全程过硬、全域提升。目前全州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立党组织个,设立党小组个,配备党组织书记名。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原则,聚焦“3种类型5个问题”和脱贫攻坚作用发挥情况等,年以来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个,通过“一组织一方案”靶向治疗方式,均已实现整顿提升。

雷山县乌肖村建设44个红托竹荪种植大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效推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图为乌肖村村民一起正在采摘红托竹荪(供图:雷山县委组织部)

——突出脱贫“造血功能”提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深化“党社联建”“村社合一”“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推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产业发展主体4.27万个、村集体经济公司个,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万元,培育“双超村”28个。   深化培训提升,锻造攻坚“战斗力”   越是攻坚拔寨,越要提升攻坚能力。   黔东南州坚持人才先行,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加大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攻坚能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黎平岩洞镇新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松林向村民发放菌种制作厂建设项目租金分红(陈泓杉摄)

——强化脱贫攻坚干部培训。把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州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十三五”以来,州、县共举办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期,培训余人次,培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万余人次,组织全州个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学习观摩。   ——大力实施学历提升工程。通过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办班,采取“高升专”“专升本”在职提升学历方式,组织名村(社区)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提升学历。   ——注重开展干部实战锻炼。注重强化干部成长的实践导向和基层导向,采取外派挂职、跟岗学习等方式,切实提升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年以来,累计选派名州直单位优秀干部到县、乡镇挂职锻炼,选派名干部、人才到北京、浙江等地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   强化激励保障,激发攻坚“内动力”   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   黔东南州推动干部政策和优质资源向一线倾斜,引导广大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勇于担当,善作有为。

榕江县忠诚镇乐乡社区第一书记徐帅和党员干部管护罗汉果(供图:榕江县委组织部)

——注重正向激励引导。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用人导向,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印发《关于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探索实行尽职免责正向激励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十三五”以来,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了一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干部。   ——注重选树宣传典型。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从年开始,全州共有个先进个人获省委表彰、个先进集体获省委表彰,共有个先进个人获州委表彰、个先进集体获州委表彰。年,陈立群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村集体经济产业硕果累累,迎接游客到来(供图:施秉县委组织部)

——注重干部待遇保障。制定实施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和安全防范的政策文件,全面落实健康体检、足额购买保险、发放驻村补贴等各项政策待遇保障。注重从待遇保障上关怀脱贫一线干部,落实新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并向基层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倾斜。   ——注重干部人文关怀。落实脱贫一线干部关心关爱机制,及时解决脱贫干部及其家属实际困难,开展脱贫一线干部因公牺牲抚恤救助,累计划拨党费.5万元慰问一线党员干部名。州委追授脱贫一线因公殉职人员为“全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15人。

施秉县甘溪乡高碑村第一书记徐鹏在茶叶基地指导村民采茶技术(供图:施秉县委组织部)

“十三五”以来,黔东南州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上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政治铸魂、红色堡垒、头雁领航、时代先锋、凝心聚力、全域提升、典型示范、基础保障为内容的“八大工程”、“十户一体”、“党社联建”、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银龄计划”、“立体式+组团式”帮扶模式、持续选优配强后备力量、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等经验,涌现了一批自觉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在脱贫攻坚一线创造非凡业绩的党员干部群众。     打赢脱贫攻坚战,激战正酣;衔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在苗侗大地上,黔东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勇挑重担,再踏征程,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黔东南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亮点   “党社联建”模式推动党建与富民“双赢”

医院汪四花院长带领部门医护人员到病房询问病人身体情况(台江县委组织部供图)

黔东南州按照试点带动、分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推广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代表的“党社联建”工作模式,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加载了强力引擎。一是采取支部主导领办的方式组建村集体合作社,实行交叉任职,确保了决策的“一体化”和“高效化”。全州个村建立村级合作社个,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个,村“两委”致富带富能力得到提升。二是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积极引导村集体盘活现有资产、自然资源,建立覆盖各方盈利分红机制,增强了合作社市场竞争力,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全州30.2万名农民变股东,含贫困人口15.6万人。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在前、参与入股在前的作用,主动与农户结对子,搞好传帮带,增强了群众入社的信心,推动了党群上下联动。四是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坚持党支部民主决策机制和合作社公开民主监督机制相结合,实现了村级经济组织科学化、民主化发展。   “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激活农村新动能   近年来,黔东南州构建以十户为一体的小网格,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抓治安防控、共兴产业发展、共创文明乡村、共担社会责任,在全州个村全面推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91万群众实现抱团发展,辐射带动了23.78万人脱贫致富,得到了各级领导广泛认可和各类媒体的广泛   构建“立体式+组团式”帮扶模式全面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人民政府区副区长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彪到天柱县联山街道华鼎制衣调研工作(姚垚摄)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收官之年,决战“两江”、实现“从榕”出列是全州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黔东南州按照“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善作善成”要求,探索构建“立体式+组团式”帮扶模式,推动干部、工作、资源等一切力量下沉“两江”决战决胜,为全州发起最后总攻、确保按时打赢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一是着力建强“三级作战堡垒”。围绕“两江”县、乡、村三级领导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建强县级作战堡垒、乡镇攻坚堡垒和村级战斗堡垒。二是精准构建“三个帮扶组团”。围绕攻克“两江”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堡垒和脱贫攻坚短板弱项,精准选派包保帮扶队伍,构建州直部门、县(市)、专班三个组团式包保方阵。三是持续强化“三重作战保障”。聚焦“压紧压实责任、狠抓作风纪律、激励担当作为”三个环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一鼓作气、攻坚拔寨、连续作战。   创新实施“银龄计划”激发人才动力   年杭黔两地联手打造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升级版——“银龄计划”,从杭州市集中引进教育医疗退休专家人才。年以来,共成功引聘16名教育医疗退休人才到黔东南州担任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其中,有12位是杭州教育名师,4位是知名医疗专家。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勇于改革创新的“杭州精神”,推动教学医疗改革,深入教育医疗一线,开设特色学习班,创建扶贫基金,指导培养本地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传授“独门绝技”和“独家秘方”,通过言传身教,展示了杭州教育医疗专家的名师名医风采,不断提升完善全州教育医疗人才和制度建设“造血”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按下“快进键”。   党建引领劳务组织化输出“”工作法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

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王勋国看望慰问台江县台拱街道大德村老支书熊志芳(供图:台江县委组织部)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工作法,不断强化输出地、输入地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劳务输出基地、队伍等实体上,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切实提升了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一是建全“一套机制”。即州县乡村四级联动责任机制、对口帮扶合作机制、比学赶超推进机制。二是搭建“两个平台”。即建立党建和劳务工作平台、大力发展及引进劳务公司。三是突出“四个精准”。即精准对接、精准发动、精准输出、精准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全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创业,全州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来,全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22万人,通过劳务协作输出劳动力到杭州就业2.48万人,贫困劳动力输出到浙江省等地就业1.62万人,目前,全州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0.56万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户9.16万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通讯员杨丽嫦吴冬阳

编辑徐伟

编审熊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