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白垛乡冬闲人不闲秋冬种助农增收天

近日来,天气持续向好,在施秉县白垛乡的何家坳大坝中,耕田机轰隆隆的作业声响起,坝区中翻犁、扶厢、起垄、播种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热闹的场景使得冬日里的田野充满生机。

冬闲人不闲,在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中,白垛乡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大坝主要是从30多户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农户既能获得流转资金,还能在大坝中务工增加收益。

“这片坝区有余亩,今天主要是把土地翻犁一遍,请技术员来指导怎么有效地进行种植,才能做好秋冬种,把产业做起来。”白垛乡白垛村村委会主任龙继军说。

记者在大坝中看到,除了十数个工人挥动着锄头在务工外,还有两台大型的机械在翻犁土地,一台小型起厢机械。

近年来,为了把在冬日里闲置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白垛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由村级合作社负责将限制的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建设茼蒿亩、菠菜亩的两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企业则负责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收购事宜,派遣专业种植的技术人员到大坝中进行现场讲解教学种植,务工的农户也能学到专业的种植技术,为今后的发展打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规模化的坝区产业联动发展,可带动附近其他的村、组、农户发展小白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把闲置的土地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实现村民的持续增收。

“趁着好天气抓紧种植,预计10来天就可以全部完成种植,一段时间后种子就会慢慢的发芽了。”龙继军笑说道。

“白垛乡海拔较高,冬日里高寒天气明显,村民受传统农业种植习惯的影响,在以往发展秋冬种的积极性不高。”白垛乡党委副书记潘仁健说。

如何才能调动村民发展秋冬种的积极性呢,潘仁健继续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白垛乡为确保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深入推进,根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的顽症痼疾,以狠抓白垛村何家坳、谷定村塘子坪两个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乡党委政府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采取多方合作的形式促发展,按照乡政府补贴一部分,烟草公司补贴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的方式,由合作社组建农业生产经营队,对当地的烟地、玉米地,还有撂荒地进行统一的翻犁,通过这种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地开展秋冬种生产。

记者了解到,白垛乡把各村划分为十个片区和路段,由每名党委班子成员带领两到三名乡干部、烟草干部及村干部负责一个片区,具体负责该片区的农户思想动员,种植调度、种植品种选择等工作,确保秋冬种工作快速开展、整体推进。

“种好秋冬种有很重要的意义,切实抓好秋冬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的发展目标,确保秋冬种种出‘大收获’。”潘仁健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化勇

编辑 潘成婷

编审 向天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